半个时辰之后,他神采奕奕地到了外院,在外书房停留片刻,如常去往内阁。
这几日,为着钟离远翻案的事,朝堂自然是又动荡起来,分成了三派:支持、反对、中立。
凡是翻案的事,都不容易:要朝廷承认曾经有错、或许有错,谈何容易?诸多为官者既为其中一员,就打心底抵触这种打自己的脸的事儿。
是以,要在朝会上反反复复地商讨,由着双方官员争辩;内阁要在御书房里反反复复地商讨,由着立场相反的双方争论得面红耳赤。
这些过场走完了,有一方处于绝对的优势,内阁与皇帝才能顺势做出决定。
相应而生的麻烦是,每日为了这件事就要花费太多时间,别的政务也不能延误,便又少不得时不时连轴转。
以前也不觉得怎样,现在萧拓偶尔却会有些不耐烦:比起处理政务的成就感,他更愿意看到攸宁展颜一笑。
幸好,只是偶尔。要不然,他还是趁早撂挑子的好,省得误国误民。
.
攸宁平日最关注的,当然是朝堂上的风吹草动。
萧拓没跟她提及,不是顾不上,而是还不到时候——两下僵持着,他又不能违背前例不熬着这过场,能跟她说什么呢?
听得筱霜告诉自己,目前反对态度最为激烈的,除了意料之中的时阁老,其次就是吏部尚书,攸宁不由牵出一抹冷冽的笑。
吏部佟尚书之所以在朝堂的根基算得稳固,是因家族中有人开办书院,随着规模越来越大,得到朝廷青睐,转为官学。
佟家在士林中的地位,是为清流,影响、引导着无数文人才子学子的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