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拿孙女换孙子

可周良彬和他儿子惨了,大冬天的坐在拖拉机车厢里,风呼呼地吹。周良彬又是个要风度不要温度的主,出门在外永远朝着风流倜傥的方向挫饬,身上衣服压根不保暖。立冬过后的冷风一吹,简直能把吹上西天。周小宝嚎啕大哭,想在拖拉机上撒泼打滚,叫大大爹一把摁住。

大大爹连自家孙子都不娇惯,何况是一表三千里的远房宗族家的小孩,他才不由着他瞎闹腾呢。

这小子关键时候也机灵了,扯着嗓子朝周高氏讨饶∶"奶奶,奶奶救我。

周高氏天生老好人脾性,瞬间心软,都要忍不住伸出手了。

可一想到周小宝明明知道他家大人的阴谋诡计,却在旁边看热闹,还巴不得她孙女儿青青被赵家哄去当童养媳。

这么小又这么恶毒的小孩,她可不敢伸手。

别说孩子小不懂事。

他要真不懂,就不会拿这事嘲笑欺负青青

周高氏撇过脸,只听拖拉机"突突"的声音,完全不理睬周小宝的吵闹。

她在心里告诉自己,那不是她孙子,那就是畜生,大畜生生的小畜生。

周秋萍心态更平和。

哭吧,慢慢哭,嗓子哭哑了自然就吵不了人了。

事实证明,只要大人狠得下心,再熊的小孩也不是大人的对手。

周小宝的嚎啕只持续了不到半个小时就熄火了,后面的路程天下太平。

拖拉机速度不算快,从县城开回下河村,花了差不多一个半小时。

这会儿太阳也高了,气温也上来了,周良彬叫拽下拖拉机时,居然被久违的温暖刺激的打了个寒噤。

眼下已经进了猫冬时节,村里除了出门打零工的青壮年外,大部分人要么在自留地上干活,要么坐在自家房前一边晒太阳,一边捡棉花上的碎屑,好趁着腊月前拾掇出来弹床棉花;或者是晒山芋干,好多存储一段时间。

看到周家的做派,立刻有老人开口问∶"老大,这是干什么?哎哟,良彬回来啦,真稀奇,舍得城里的大生意啊

后面的话是揶揄。

别看周良彬成天牛皮哄哄,好像跟他们下河村不是一路人。可折腾这些年,大家也没瞧见他发什么大财啊。

倒是大大爹家,不声不吭的,一辆拖拉机进进出出地开,家里悄无声息就多了电视机和洗衣机,连自行车都又买了一辆。不管哪个出门都不靠两只脚板走路。

再瞧瞧周高氏和秋萍母女俩,这身上穿的棉衣,脚上穿的皮靴,两个字,簇新。

农村当了妈的女人还能把自己打扮得这么精神,要么好吃懒a口俏,要么就是真有钱。

周高氏和秋萍都是闷头干活的人,穿戴阔气了只能说明她们在城里日子过得委实不错。

村里人倒不至于编排周家母女做了不要脸的营生才挣到的钱。

因为大大爹是最古板不过的人,要是那样,不用村里人出头,大大爹先第一个跟她们老死不相往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站在他们身后,板着脸大声宣布∶"开祠堂!今天周家开祠堂,周良彬从今往后不是我们下河村周家的人

他话音一落,忙着看热闹的人集体哗然。

乖乖,开祠堂了。

毕竟是长在红旗下的新社会,祠堂在这时代的地位早就比不上几十年前。大家能记得的开祠堂的时间还是几年前,周良彬过继到下河村周家的时候。

呵,这人倒是有面子,一进一出,周家两次为他开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