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对于大明的推进,并没有采取有效的反制措施,他们只是在守在三岔河,静静地看着明军经营着广宁地区,看着你们屯兵、屯田,只是偶尔进行骚扰,你们不胜其扰,毕竟论战力,你们不如建奴,你们只能龟缩于堡垒之中,静静地看着建奴肆掠。】
朱由检看到这,忍不住叹息。
所以,每年花费上千万两白银,得到的就是这样一个结果吗?
真的……值得吗?为了所谓的不失土?
【不过辽东聚集的兵马极多,皇太极也有些投鼠忌器,所以广宁地区的防御属性,在无数白银的堆叠下,变得越来越强,迁移人口,屯兵屯田的策略,让广宁地区变得愈发稳固,再加上这些年朝廷善待蒙古,广宁地区看起来,已经是坚不可摧。】
【崇祯三年,广宁地区,已经是铁桶一片,无论是蓟辽督师袁崇焕,亦或者是你,都认为此地已经是固若金汤。】
【你也觉得,好像当年叶铭说的那些,是错的,按照袁督师的方法,好像也不错,虽然耗费了极多的钱银,但取得的战果,好像还不错?】
【崇祯四年,局面发生了变化,由于加征数额巨大,再加上底层胥吏克扣盘剥,百姓生活难以为继,从崇祯元年开始,西北年年大旱,难以为继的百姓再也无法生活,离开家乡,一路流窜乞活,流窜着,就变成了造反,如今西北诸省,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朝廷对辽东的策略,发生了变化,由于西北诸省的乱局,导致朝廷必须要花费极多的精力平定,钱银之事,变得更加捉襟见肘,而且原本属于几省的辽饷份额无法收齐,辽东因此缺银,长此以往,军心必定动荡。】
朱由检看到这,整个人都有些惶恐不安了。
为什么短短几年,局面会变成这样?
前几次模拟,他也听到了一个名字,高迎祥,此人自称闯王,也是给大明造成了极大的麻烦。
他突然想起,不久之前,陕西巡抚上呈奏本,说陕西大旱,尤其是陕北地区,青苗几乎死绝,百姓难以存活,请求陛下体恤,减免辽饷。
未来西北之乱局,好像此时此刻,就已经有征兆了,只是他一开始并没有注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