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我正想谈谈这个问题。”李安然露出一丝微笑,“等您回去的时候,能不能让姐姐看看是否能购置一片宅基地?至于房子的问题等我回去后,我们一起设计,打造一处既美观又实用的居所,比挤在一个四合院里要舒服得多。”

“说到住所,我也有个事情要告诉你。”李景江走到了壁炉边,注视着火苗,感受其带来的暖意,“我们的院子有个邻居打算卖房,你觉得我们该不该接手?”

“有人想卖房?谁?”李安然略感意外。

“是咱们前面的住户也是旁边的邻居。”李景江进一步说明,“虽然他们的住所并非传统意义的配房,但如果买下,那么咱们就不必挤在同一间卧室了。”

李安然一听就明白他父亲指的是哪家。

“是老郑家吗?”

“正是。”

“他们为什么要卖房呢?卖掉他们要住哪?”李安然感到困惑,在这个年代,房产交易并不像后来那么容易,尽管相比60年代还是宽松许多。

只要你把相关手续办好,并非不能成交也并不违法。

“是筒子楼。”李景江笑着说。

“筒子楼?”一时间没反应过来的李安然随即就想起了这一典型带有毛熊风情的住宅模式,“他们家里分到筒子楼了?也难怪,老郑的资格与职称应该符合条件,但他家中可是有两辈人啊,只靠一居室肯定不行吧?”

12.4% 21:23 1

通常所说的筒子楼结构非常朴素简单。每层楼都会配备一条狭长并且灯火幽暗的通道,沿着此道分布着约十个十平米见方的单元。

每层都提供共享设施——包括公用厨房、卫生间和饮水房,由全体住户轮流使用。

在现代看来,这样的住房也许仅仅适合当作大学学生宿舍或是公司宿舍,但在当时的年代背景下,能够住上筒子楼已然是一种令人骄傲的事情。

李安然记得不太清楚,上辈子有段时间,有电梯的高层要比没有电梯的多层更受欢迎,也更有面子。某种程度上,这跟秦淮茹和秦京茹姐妹俩拼命想嫁到城里去一样,哪怕遭遇不幸、被人强行占有也毫不后悔。住在筒子楼里,谁还愿意住在四合院里呢!不用说别的,单说有个冲水的厕所这一点就足以碾压一切。

“一间肯定是不够的。”李景江摇了摇头,“老郑家的小儿子准备过年的时候结婚,也不知道这家伙怎么走的关系,竟然拿到了两间房,足够使用了。”

“两间?”李安然感到有些惊讶,“看来老郑头这次是下了大本钱啊。”

“可不是嘛,四合院这边连厕所还得跑到胡同里去解决。”李景江表示赞同,“相比之下,筒子楼楼层里有公共厕所,还带冲水设施,女方肯定更乐意住那边吧。”

“爸,说起买房我没有意见。”李安然想了想,“可是我们都打算搬家了,买了这里之后再挪地方,还是得重新处理,这有必要吗?”

“我也考虑过这个问题。”李景江在出行前早就考虑过这事,“你现在在这里插队,不知什么时候能回来。如果能买下这处房子,我和你姐姐住起来也会更方便些。”

“此外这样安排,就算过年你回家探亲,也有个可以落脚的地方。当然,最主要的是找到你说的那种小院子并不容易,除非往郊区去找。”

“我对这倒是无所谓,不过你姐姐是女孩,在街道办工作的,每天把大多数时间花在往返的路途上,确实有点不现实。”

“至于说到买房买地问题,不用提现在找合适的地方不容易,可以等到你回来再慢慢找。如果确实遇到好的地方,也可以先下手为强。”

“俗话说得好,骑驴找驴不识驴。买了房子对我们眼下的确有利,不如先买了再说。如果有更好的选择时咱们再搬到新地方去。至于到那时候是否好出售的问题,我认为根本不用担心。”

“我们的首都向来缺房,即使到时不好卖也可以用来出租啊。”

听了父亲的话后,李安然知道对方的确已经深思熟虑了。而且他也觉得父亲说得不无道理,将来会发生什么还不得而知,能否找到合适的院子或地段也是未知数,还不如先把目前的好处占着再说。

“爸,那个房子,郑家开价多少呢?”李安然问道。

“他们要的这个价。”李景江竖起了五个手指。

“5块?”李安然笑了,“他们这是想什么呢,还开这种价格。”“没办法啊,老郑的小儿子结婚要‘三转一响’和‘四十八条腿’的家具。”李景江当然知道这价钱高了不少,“这一次分了房子估计已经掏空了积蓄,不找些法子筹钱怎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