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啥子酒哦, 真是一等一的好喝呀!"; 话才落下,满口留香,眼珠一滚定然泛光。这不只有李景江有此感触,葛二炮和村支书亦皆是同一心声,
不论是土烧抑或二锅头在此款美酒前均相形见拙,甘甜清雅、饮感柔爽。即便其酒精度实属中高档级, 入口却温顺且余香回荡, 真可称得上是绝佳佳作!
用一个他记得的一款保健药酒形容就是,“入口柔顺,过喉无阻碍。”葛二炮点头赞叹。“真是难得一见的好酒。”老支书也满是愉悦地品着杯中之物。人老后大多喜好便只剩杯中美酒,抽袋烟之外, 良酿便是这老支书的最大兴趣了。
“李安然,此为何酒?”出于好奇, 李景江不禁询问道。
“五粮醇”, 他说出了曾记忆中的那个品牌, 之所以如此命名, 也是基于它确实是用了5种食材共同酿造而来。
若非酿造方法欠妥且该品牌已有主, 他还真有可能称其五粮液。
听到名字的一瞬, 李景江也频频点头, 表达赞许之意。而他们也默契地并未继续追究此酒的源头所在, 满桌珍馐加上佳酿当前, 自不必过多赘述了。
当晚宴并没有像过去一样选择炕坐,因为重建后的林区每个房间都备置有火炉,不但能够保温还可以烧烤和加热。
目前这六个大人加两个小孩全都围在一排,坐在堂屋的那张八仙桌旁共享美食,面前则是六大盆珍馐及两款热汤, 寓意好事连连。
六个菜肴分别是锅包肉、红焖肘子、干炸丸子、酱大骨、铁锅炖鱼,以及唯一的一道素菜——地三鲜。虽然这只是普通的蔬菜,但在寒冷的冬季,土豆不难找到,但是青椒和茄子则较为稀缺。
这并不是完全找不到,现在已经开始有些地方在种植温室蔬菜。例如在原着中,秦淮茹为婆婆贾张氏取止痛药时,就曾带了一些温室栽种的大葱给医生。
两道汤品也很特别,其中一道是东北特色的小鸡炖蘑菇;另一道虽不如前者出名,但却颇具历史声望,那就是着名的……飞龙汤!
据说“地上驴肉,天上龙肉”,这里的“龙肉”实际上是指飞龙(一种类似榛鸡的禽鸟)。这种鸟类比鸽子更大一些,不仅外观优美,口感更是美味异常,才获得了“天上龙肉”的美名。
烹饪榛鸡汤非常简便,除了适量的葱、姜和细盐,其他调料皆无需加入。将所有材料放进陶锅,以温火慢慢炖煮,越是炖久了越是味美。
这一顿饭大家都吃得十分开心,尤其是英子和小迷糊两个孩子吃得满脸油腻,尤其在用手剥红焖肘子时,连嘴角也被油脂覆盖。
餐毕后,李安然和英子一起做清洁工作。三个长辈则是在生有炉火的客厅中悠闲地喝茶聊天。
完成清理任务后,李安然启动浴室里的锅炉。
在那时的条件下,经常奔波在外的人能吃饱穿暖就已经不错了。洗澡这种事,在城市里可能有条件解决,但在别处,除非是在温暖的季节找一处干净水源才能简单洗一下身体。
这些水是当天由大壮等人从水源提来的,大的池子与较小的蓄满了水位大约八成。
一旦加热孔开始燃烧后,用不了太长时间,水池中的水就会变得温暖起来。到时候按具体情况添进些冷水,确保热水温度不过于过高,像在锅里烹煮般。幸运的是,火候可以调节,当水变得足够烫之后只需维持最低限度供热就可以了。
本来计划让葛二炮和老村长在客房暂息一夜,结果聊完了天,葛二炮驾着马拉车将老村长带回了村庄。
虽说夜色已深,有如葛二炮这样的 ** 老手陪伴自然没什么威胁,李安然还是派出大花小花两只狗伴随同行确保人平安归家,并让其事后归来。
等热水准备妥当了以后,李安然先允许英子在小水塘清洗身体,然后他带着他父亲李景江以及小迷糊进入大澡堂。这样既能节省时间,也可以规避多人同时使用同一个水坑而产生的不便情况。
洗漱结束后,英子与小迷糊回到了两人共处的偏室西厢房内。
房间内的取暖设施将热流引入夹层墙体,导致屋内明显更暖于外部环境许多许多倍。
人在屋里都不用穿厚重的棉衣,只要穿上贴身衣物再加一件毛衣就足够温暖。屋子的北角还设有一个小隔间,里面安放了马桶。
晚上不必裹着外套跑到院子后面的茅房,有了这个马桶方便了许多。即便它还不是那种冲水式马桶,但至少的小隔间也可以避免一些不便。
当李安然把他父亲引导至客房时,李景江打量了一下屋内装潢,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不错嘛,安然,这个地方布置得很好。”
“还是比不上城里的设施,特别是没有自来水。”李安然谦虚地回答。
“你啊,有些贪心了。”李景江试了一下实木床的感觉,坚固且舒适。“如果我们家的人都来这里住,一定感到更舒心。你姐听说了也会放心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