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杨海燕游记(中)

更方便国人间的互相交流。

融洽邻里关系,彼此更加亲切和亲密。

这才有点同胞亲人的意味。

据说,在这样的四合院中修炼,最为有利。

不但灵气浓郁,更能清晰的感受到天地大道,而且能驱除心魔。”

她最一句话,可不是“据说”,而是事实的真相。

她虽然也是绿卡,与杨海燕是一样的档次。但并不妨碍她以中国人自居、自豪。

杨海燕一听,这涉及到了修炼,也就无话可说。

华夏特勤军健儿满世界抓捕战犯,抓捕红色通缉令上的那些汉奸卖国贼,自然就暴露了一些秘密。

杨海燕也知道,华国人在注重修炼了。

不是那种强身健体的修炼,而是为了获得超人的能力。

“就算他们的建房能力跟得上,庞大数量的四合院,那会占用多少土地?”

杨海燕叹道,“十多亿正宗的国人,还加众多的移民留学生。

仅仅是住房一项,那就要占用多少土地啊?”

“现在的华国,可不缺少土地。再也不是曾经狭窄的960万平方公里了。

至少扩大了三倍都不止。

就连澳洲,不,口误。

南极星次大陆,都荒芜着呢。

住下几十亿人,困难吗?”

这个斯拉夫姑娘知道,很大一部分,还是她曾经的祖国吐出来的。

不过,她现在是中国人了,与过去没有关系了。

其实这只是她看到和知道的。

那些她没看到和不知道的,折叠空间中的灵山、洞天、试炼地、秘境等的面积,简直不知道有多大?

确实,已经超出了地球人的想象。

一旁的杨海燕却心想,战后庞大面积的国土,仅仅是为了住人,绝对是很宽裕轻松。

但无论多少土地,除以庞大数量的人口,都是一个很小的数字。

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

难道华国人不需土地不种田吗?

仅仅靠在各国赔款,掠夺的物资,能用多久?

再多的物资,都不多呀。

这是长久之计吗?

其实她并不知道,现在的中国人,还真不需要种田。

莫说背靠着几个大世界的供给,以现在国人的消耗能力,不过是九牛一毛。

小主,

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就是那些已经在国土上,搬移过来的灵山洞天、试炼地、秘境等,里面丰富多彩的优秀物产,国人都消费不完。

也许那个斯拉夫姑娘,听到了杨海燕的心声,毕竟她也有过这样的疑问。

于是解释道,“国内充沛的物资供应,是哪里来的,我并不知道?

但是我就是知道,我们根本就没有生活物资乏匮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