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显达听了,不以为然地说:“就那些小王八蛋,有啥好担心的!”
萧鸾听了,闭上眼睛,没说话。
等陈显达一走,遥光进来了。
萧鸾又把这事儿跟遥光说了一遍。
嘿,这事儿正合遥光的心意。
他赶紧添油加醋地撺掇萧鸾,说干脆把高帝、武帝的子孙们都给干掉算了。
遥光腿有毛病,走路不方便。
每次进宫都是坐轿子,一进殿就跟萧鸾把人都支开,俩人秘密谈话。
一谈完,萧鸾就让身边的人拿香火来,点在案子上。
自己呢,呜呜咽咽地哭个不停。
你猜怎么着?
第二天,准有同宗的王爷被杀。
遥光心里那个美啊,其实他这么做,根本不是为了萧鸾的子孙着想,他是想借着萧鸾的手,把高帝、武帝的后裔都灭掉。
等萧鸾一死,他再把萧鸾的子孙们也干掉。
这样一来,齐室的江山不就容易到手了吗?他也能安安稳稳地当皇帝了。
萧鸾呢,根本就没察觉到遥光的小九九,还以为遥光是真心对自己好呢。
遥光一看萧鸾病得这么厉害,他趁机假传萧鸾的命令,把高帝、武帝的子孙们都抓了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数,整整十个王爷呢!
遥光心一横,眼一闭,下令把这些王爷全都给杀了。
欲知十王为谁,请看以下情况介绍。
先说这第一位,河东王铉。
他是高帝的第十九个儿子,那时候刚好十九岁,正值青春年华呢。
接着是临贺王子岳,武帝的第十六个儿子,才十四岁,还是个少年郎。
再来看西阳王子文,也是武帝的儿子,排第十七,年龄和子岳一样,也是十四岁,两个人站一块儿,就跟双胞胎似的。
然后是衡阳王子峻,武帝的第十八个儿子,同样十四岁,这武帝的儿子们,年龄都差不多大呀。
南康王子琳,武帝的第十九个儿子,没错,和河东王铉是同一个爹,他也十四岁,看来武帝这几年真是子嗣旺盛啊。
永阳王子岷,武帝的第二十个儿子,不过他过继给了衡阳王道度当孙子。
这关系有点复杂,不过那时候他也十四岁,和前面几个哥哥年龄相仿。
湘东王子建,武帝的第二十一个儿子,比前面的弟弟们稍微小一点,十三岁。
但也是个聪明伶俐的少年。
南郡王子夏,武帝的第二十三个儿子,年龄就更小了,才七岁,还是个稚气未脱的小孩子呢。
“哎,那巴陵王昭秀呢?”有人问了。
这巴陵王昭秀啊,原来是临海王,后来改封了。
他是文惠太子的第三个儿子,那时候十六岁,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
“那最后一个桂阳王昭粲呢?”又有人好奇了。
这桂阳王昭粲啊,是文惠太子的第四个儿子。
年龄还小呢,才八岁,看起来就像个可爱的小团子。
“哎呀,这十王可真是各有特色啊!”
大家纷纷议论道。
自从那十王被残忍地杀害之后,高家、武家的子孙,还有那些曾经被封为王爵的人们,一个都没能幸免,真是让人叹息不已啊!
想当年,齐世祖武帝还在世的时候,有一天晚上,他做了个梦,梦见一只金翅大鹏鸟突然从宫殿的屋顶飞下来,在殿廷里扑来扑去,抓住了好多小龙当食物,吃完之后就飞上天去了。
那时候,文惠太子长懋也曾经和竟陵王子良聊天说:“我每次看到萧鸾,心里就特别不舒服,要么是他福气太薄,要么就是对我们子孙不利!”
没想到,这些话后来都应验了。
遥光杀了那些王之后,心里还是不安稳,就指使朝中的公卿大臣们编造十王的罪状,说要按照法律来严惩他们。
其实,这时候萧鸾心里也有点犹豫,一开始还没答应,说要等再商量商量。
可是,那些大臣们一再坚持,萧鸾最后还是同意了,而且还把遥光提拔成了大将军。
提拔了大将军之后,萧鸾又觉得得做点什么来表示庆祝,或者说是为了掩盖自己内心的愧疚吧。
于是他就下了一道诏书,把原来的建武五年改成了永泰元年。
意思就是想让大家都觉得,从现在开始,一切都会是新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可是,真的能好起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