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审案

“放肆!何方狂徒竟敢带着人手在石家庄县境内撒野?”

一声怒喝响彻石家庄县城门口的集市,说话者身着藏青色绸缎官袍,腰间挂着嵌玉銙带,面容保养得宜却带着几分居高临下的傲慢,正是这石家庄县的知县谢德昌。

他身后跟着二十余名身着黑色制服、腰佩长刀的警察,个个挺胸叠肚,目光凶狠地扫向面前穿着灰色短褂、身形挺拔的男子,以及男子身后数十名身着统一墨绿色制服、站姿如松的士兵。

谢德昌双手背在身后,下巴微抬,语气里满是不屑与威胁:

“尔等可知,这石家庄县乃是华夏军的地界?敢在此地闹事,莫不是活腻了?真惹恼了我们,定将你们全部打入大牢,让你们尝尝牢狱之苦!”

他说这话时,眼神轻蔑地掠过对面的男子,仿佛笃定对方不过是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乡野莽夫,只要搬出“华夏军”的名号,便能将其震慑住。

在他看来,自己身为华夏任命的知县,又背靠华夏军这棵大树,在这石家庄县内便是说一不二的存在,寻常人哪里敢与他抗衡?

可他对面的男子——赵国强,听到这话却只是眉头微蹙,眼神冷了几分。

赵国强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唯有那双眼睛锐利如鹰,仿佛能看穿人心。他本是路过石家庄县,想看看辖区内百姓的生活状况,却没想到刚进县城就撞见官商勾结贩奴。

“谢知县,”

赵国强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身为一方父母官,不为百姓谋福祉,反而纵容手下欺压良善乱改奴籍,动辄便拿华夏军说事,你觉得你这番话,配得上你身上的官袍吗?”

谢德昌闻言,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没想到眼前这个看似普通的男子竟然敢当众反驳自己。他冷笑一声,说道:

“我身为石家庄县知县,如何行事轮得到你一个外人指手画脚?我看你是故意寻衅滋事,来人啊,将他拿下!”

随着谢德昌一声令下,他身后的警察们立刻抽出腰间的长刀,朝着赵国强围了过来。

这些警察平常日里跟着谢德昌作威作福惯了,哪里把寻常百姓放在眼里,此刻更是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仿佛下一秒就要将赵国强生吞活剥。

然而,不等捕快们靠近,赵国强身后的士兵们便迅速上前一步,形成一道整齐的人墙,挡在了赵国强身前。

这些士兵是华夏军的动员兵,个个训练有素,眼神坚定,手中握着的步枪虽然没有上膛,却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势。

“你们敢反抗?”

谢德昌见状,气得脸色铁青,

“你们可知反抗华夏军是什么罪名?这可是株连九族的大罪!”

赵国强懒得再跟他废话,对着身后的动员兵队长说道:

“石头,将他们全部制服,带回县衙,我倒要看看,这谢知县究竟有多大的胆子,敢在华夏军的地盘上为非作歹。”

“是,最高统帅!”

石头高声应道。他身材魁梧,皮肤黝黑,脸上带着一道浅浅的疤痕,看起来格外凶悍。接到命令后,他立刻带领一队动员兵冲了上去。

那些警察虽然平日里耀武扬威,但哪里是训练有素的动员兵的对手?不过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二十余名警察便全部被制服,一个个被反绑着双手,脸上满是惊恐与不甘。

谢德昌也没能例外,他被两名动员兵架着胳膊,动弹不得,嘴里还在不停地嘶吼:

“你们敢造反?我告诉你们,华夏军最高统帅绝不会放过你们!快放开我,只要你们放了我,我还能保证你们的安全,否则你们都得死!”

直到此刻,谢德昌依然没有清醒过来,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口中那个

“绝不会放过他们”的华夏军最高统帅,就在眼前。

他还在做着自己的春秋大梦,以为只要搬出华夏军最高统帅的名号,就能让对方心生畏惧,从而放了自己。

赵国强看着谢德昌这副执迷不悟的模样,眼中的寒意更甚。他对着石头说道:

“把他们带回县府衙门,今天这件事,我必须查个水落石出。我华夏军建立的初衷,便是为了创造一个平等自由的国家,让百姓不再受外国人的欺压,可绝不能容忍这种贪官污吏借着手中的权力,肆意欺压百姓,做尽不法之事!”

“是!”

石头恭敬地应道,随后便带着动员兵押着谢德昌和那些捕警察朝着县衙的方向走去。

周围围观的百姓们此刻都懵了,他们纷纷交头接耳,脸上满是震惊与不敢置信。

在他们的认知里,县老爷就如同天一般的存在,平日里高高在上,说一不二,百姓们哪里敢对县老爷有半分不敬?

可今天,县老爷不仅被人抓了,连他手下的警察也全都被制服了,这简直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那人是谁啊,竟然敢抓县老爷?”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中年男子小声问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也不知道啊,不过看那些士兵的穿着,好像是华夏军的人?”

旁边一个老者皱着眉头说道,

“可就算是华夏军,也不能随便抓朝廷命官吧?”

“说不定是这县老爷做了什么坏事,惹到了不该惹的人呢?”

另一个年轻女子小声猜测道。她之前就曾被谢德昌的小舅子骚扰过,要不是她拼死反抗,恐怕早就遭了毒手,所以她对谢德昌一直没什么好感。

百姓们议论纷纷,好奇心驱使着他们跟在动员兵的后面,朝着县衙的方向走去。

不一会儿,县衙门口便聚集了大量的百姓,大家都想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赵国强走进县衙后,直接坐在了原石家庄县衙大堂的公案之后。

这公案是用整块的梨花木打造而成,虽然有些陈旧,却依然透着一股威严。

公案之上,摆放着惊堂木、笔墨纸砚等物品,墙壁上挂着“明镜高悬”的匾额,只是这匾额在谢德昌的治理下,早已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石头和一队动员兵站在大堂两侧,手中握着步枪,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