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在于产生思的基础点是什么?比如,一个苹果落地,牛顿便有了思;酒在发酵过程中没有及时封闭,为何就成了醋?方士明明是在炼丹,为何炼丹炉会被放置的材料炸得粉碎?
这也便是基础点,正因有了苹果落地、酒变成了醋、炼丹炉被炸得粉碎等诸般结果,人们才有了进一步的思。
所以,基础点一定是已然体现出的事件和某种实体,都眼见为实了,却解释不了这种现象,那人们肯定要去思考其原因、推敲其过程和规律了。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齐麟之所以会以假死的方式藏在暗处,是否也是看到了某些典故和书籍上所记载的故事呢?
果不其然,还真被沈安若找到了,齐麟所存放的书籍中不乏大量神话传说。
这也合乎情理,他既是“凌霄派”现存的唯一传人,又怎会不对其宗门产生兴趣呢...
而,“凌霄派”是玄门正宗,与道教丹鼎派祖师、妙道天尊吕洞宾也算是同出一脉。
再细看“黄粱一梦”的典故和同为仙人的得道过程,就能发现其中无不掺杂着“死而后生”的觉悟。
——在《道德经》中提出过“出生入死”,其意是将生死视为气化的自然过程。
——在《庄子·至乐》中载有髑髅言:“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也是在说死亡对等级秩序的消解。
——在郭象所注的《庄子》中,也提过“死生者,无穷之变耳”,其意是指将个体生命视为宇宙大化中的暂时形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其实,这些记载都在透露着一个潜藏的规律,无论是气化的自然过程,还是对等级秩序的消散,或是一种暂时形态,都在诠释着“化整为零”的规则变化。
或许,有了“化整为零”才会有后面的新形态和变体,那这一切所遵循的也不过是个“律”字。
那么,何为“律”呢?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律”解释为:均布也。
——律者,所以范天下之不一而归于一,故曰均布也。
淮南子在《天文训》一书中提到“律历之数,天地之道”,将音律、历法、法律统合为动态平衡系统:从产生音律到规范乐器,从规范乐器再到“和”音,达到某种境界;从制定法律到规范行为,从规范行为再强调一个“序”字,所谓长幼有序、君臣有别;再则便是历法,从建立历法到规定时间,从而达成统一的作息。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也将以上三点发挥到了极致,“秦律”也成了最有体系的规范。
在未读众多典籍之前,沈安若也和很多人一样都痛恨着“秦律”的苛刻,特别是“连坐制”更是毫无公正可言。
但,不可否认的是,正因有了律法制度,才有了社会稳定。
那么,倘若将视野放宽,天地洪荒、九天宇宙是否也存在着“律”呢?
觉悟到这些的沈安若,不仅想通了齐麟的行为,其内心也再无了丝毫恐惧。
-
茶香已浓,沈安若已将白棋子落在了棋盘上。
与她对弈的不是别人,正是那自称神裔的女道长。
这女道长道号:云枢,自号:虚微子,其“虚”字出自《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点明其修持境界;而“微”字则是化用《周易·系辞》“几者动之微”,示其洞察万物先兆之能。
沈安若本不想以棋相交,她的棋艺也着实不行,可有“赌艳双绝”的柳霖霖在侧,她又怎会怕呢?
——说直白一些,由她和柳霖霖两人共同对付一个云枢,还能输不成?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原因,那便是原则上不能让云枢进入房中。只要不入房,那云枢也便做不了什么手脚,王府庭院再大,云枢也只能被限制在一方石桌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