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宏伟设想

说着就组织语言,开始细细讲述。

首先是要挖一条运河,经由城东谷地通往泾河。

运河规模不需要太大,先挖个两三丈宽,能够并行两艘小船即可。如此一来,工程量不至于庞大,正好可以在垦荒的同时完成。

运河的两头分别连通渭河与泾河,既可以灌溉两岸土地,又能充当水运航线。

运河一旦挖通,前往东境的时间就会大大缩短,上午把货搬上船,中午就能到达泾河,再利用泾水的航道,不论去往夏国还是越国,都会非常便捷。

听到这里,方选意识到一个问题,急忙询问:“泾水地势与渭河地势,二者孰高孰低?”

如果两地落差太大,会导致运河水流湍急,极不利于行船。

“我早有妙计。”李思惕嘿嘿一笑,说出了他所设想的第二部分。

单论地势,泾水东境段高于渭河黄土城段,如果直接挖运河,就会把泾水引过来,且水流也会比较急。

那样的话,行船前来黄土城会很快,但是反方向的船只可就遭老罪了。

要想得到稳定的运河航线,水流就不能太急。

顺水时利用风帆和船桨,可以得到较高的行船速度。反之,逆流时在只依靠风力和船只自身动力的情况下,行进速度也不能太慢。

而泾河的水流量很大,想要建坝拦河太不现实。

没有水坝,就难以控制水流量,也就无法维持运河水位的平稳。

为此,李思惕想了一个妙招,那就是在渭河上建坝,位置就选在黄土城东侧的过河水埗位置。

这里的水流量不算大,河床也比较窄,建造水坝的难度会大大降低。

只要大坝建成,就能将水位抬高三丈,进而超过泾水,如此一来,下游就变成了上游。

以后不论是运货还是用兵,都能够顺流而下前往泾河。

因为大坝的水位是可以人为调整的,只要控制好水面高度,就能保持运河水流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