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衡与她不过初识,自然不便多劝。
一个月后温琰出院,她的道奇翻下山坡,所幸只受了些轻微的损坏,拉起来仍可以照常行驶,早前她已经雇人将车子安置在保山。
重新启程,踏上蜿蜒在横断山脉纵谷区的滇缅公路,沿途悬崖峭壁、急弯险谷,滇西至缅北一带更是著名的烟瘴之地,毒蚊猖獗,疟疾流行,下关风龙陵雨,气候变幻莫测,雨季道路泥泞,常有塌方出现。
温琰在这条路上跑了一年多。
秦衡所在的运输大队驻扎于保山,负责芒市到保山之间的军运任务。
他们偶尔见面,吃沱茶,聊时事。
当年滇缅公路修通,急需大批技术熟练的司机和修理人员,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先生号召南洋华侨回国支援抗日。
秦衡放弃优渥的生活,与堂兄一同报名回国,通过训练考核,编入先锋大队。
抢运的日子,机工生活清苦,风餐露宿,因敌机袭击,为了安全,夜间运输不准开灯,只能摸黑前行。
41年5月,天水空战后不久,某日温琰到部队找秦衡询问海外汇款事宜。
“我想寄一笔钱给南侨总会,是在你们新加坡吧?”
“是,你要做什么?”
“捐款献机。”
秦衡怪道:“国内也在筹款购买飞机,为什么舍近求远?”
温琰摸摸眉骨,轻声叹道:“我在重庆捐过了,但是……不知道国民政府会拿多少去买飞机,思前想后,不如转投华侨团体。”
毕竟南侨总会的主席是一位让人敬重的老先生,值得信任。
秦衡打量她,不由笑道:“我说你跑这么多货,早该过上安逸的生活,怎么还在这条路上冒险,原来赚的钱都拿去支援空军了?”
“尽一点绵薄之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