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时1936年初,四川饥荒肆虐,尤其以川东、川北地区最为严重。米价渐涨,而商人们眼看雨水欠缺,早在产区购进大批粮食,分别滞留于重庆周边各地之仓库,只待涨价后运输。
“听说运粮的船都不敢靠岸了。”朗华告诉温琰:“灾民抢粮,不管河水深浅,淹死了好多人。我们跑山路也要小心点。”
他们正要前往江津白沙运米,温琰打开出发前买的报纸,《重庆快报》载《邻水通讯》:近有贫妇邱氏因迫于饥饿,将其3岁小女杀而食之,以延旦夕之命。
《成都通讯》:今年树皮吃尽,草根也完,就想到死人的身上,听说死尸的肉每斤卖五百文,活人肉每斤卖一千二百文……一肖姓屋内发现饥民围食死尸。通江麻柳坪有一妇女杨张氏因生活艰难,携二女向他处逃荒,不料走不远时该妇倒毙道旁,二女饥极,就在她娘身上啮面部及身上的肉充饥。
“涪陵饥民、丰都饥民,烹子充饥,杀食胞弟、苍溪饥民,阆中饥民惨食子女,烧食小孩……”(1)
温琰面色苍白,胃里一阵翻涌。
“别看了。”朗华按下她手中的报纸:“靖化县的县长亲眼见到人吃人,吓得精神失常,都疯逑了。现在好多难民涌进重庆,饿死街头,这个月最少死了上千人,公墓不够用,我听说江北要建火葬场烧尸体。”
天呐。
这是什么世道?
早听闻川北闹饥荒,没想到这么快波及至重庆了。
此时车子经过巴县,一路上,温琰看见衣衫褴褛的男娃娃爬到数上采摘树叶充饥,有的地方连野草野菜都吃光了,人们只能挖观音土来裹腹。她还看见两个赤脚男子拖着一具孩童的尸体去掩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