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康氏那番若是他当年也入宫会如何的言论,更加有些哭笑不得,“况且当年是儿子主动要求再多读两年书才没参加次年的殿试,否则我应当早就入朝为官了才是,又怎么会有时间去与六皇子交好?”
康氏被他说的一怔,飞快地晃了下头,也不知道她是在摇头还是点头,“那是你不想像那孽种一样趋炎附势,同此事没有关系。”
“……”纵使知道康氏在自己和谢蕴的事上一向双标地很,可听到如此双标的发言,谢鸾还是不由自主地无语了片刻,难得的有了不知道如何接话的感觉。
他将自己面前的茶盏往康氏的方向推了过去,“娘,您先喝口茶吧。”康氏这次没有再将茶盏拂开,而是取了茶盏浅浅呷了一口,他又柔声道,“如今殿试在即,西北又不太平,爹平日里要忙的事已经够多了,想必没有事情去影响陛下的喜好,您就别拿今日之事去同爹吵了。”
见康氏张了张嘴仿佛还想说些什么,谢鸾忙接着道:“殿试上是儿子与谢蕴是正面与正面的较量,您也说了儿子是个君子,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若是谢蕴因您或是爹的话不在殿试上全力以赴,那儿子哪怕是真的被点为状元,心中必定是不愿的。”
康氏果然迟疑了一些:“那此事就暂且放下?”
松口了。
谢鸾心下缓了口气,轻轻点了下头:“暂且放下吧,若是倒是爹当真有什么不公之举,咱们再去讨个公道也不迟。”又保证了一句,“您放心,事关儿子自身的前途,我自不会轻易放过的。”
康氏对谢鸾的话还是十分相信的,有了他的保证,她也不再提去找谢时算账的事。谢鸾又逗了她两句,总算将人给逗笑了之后,才出去唤了人进来收拾残局。
母子二人换了新茶,坐着聊了几句殿试的事——以谢鸾说来转移她的注意力为主,康氏才心平气和地扶了丫鬟的手回了主院。
谢鸾却在位子上坐着没动,垂眸看着桌上已经空空如也的茶盏,也不知想些什么。良久之后,他才缓缓抬头,朝着正院的方向望了一眼,目中划过了一道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