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关于玻璃制作好后卖出去的钱怎么划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商量起来,最后决定,江昭慈一家占大头,分四成,其余的十来个人分的三成,而这里还剩下的三成,全都用在荒岛的建设当中。

包括后期的南瓜、西红柿等买卖制作。

江昭慈几个人去泉潭镇把这些需要的材料都采买过来,还让店家打制了一些需要的铁制品,隔了好几天去拿的。

这天,新家旁边的木质小屋子里,传来了一阵的欢呼声,经过这么多次的试错,他们终于试出如何烧制出没有气泡的玻璃液。

“快快快,把这个配方给记下来。”江昭慈用手肘撞了撞杨清之的胳膊。

经过了八个小时的在封闭的铁炉里,加上鼓风机,高温烧制,这个玻璃液才终于烧出来,本来这个石英砂的熔点就很高,如果不加入助溶剂根本无法得到玻璃液。

在石英砂中加入适量的纯碱,也就是天然的碳酸钠助溶,还有石灰石作为稳定剂。

“其实我们长乐国也有琉璃,是从前朝就传下来的,只不过这琉璃颜色不通透,烧制也颇为困难。”白伯一边把玻璃液倒入打制好的,铁质模具中,一边感慨。

恶补了关于玻璃的知识后,江昭慈发现这个架空的国家,很多的事件走向都跟某个朝代很像。

像长乐国的琉璃,其实就是铅钡玻璃,厚重又带着浑浊的颜色,而她上次看见的海商带来的玻璃制品,则是这个时候西方国家所造出来的钠钙玻璃。

如果从全世界的进程来看的话,其实现在西方那边的玻璃制取技术,是相对成熟的,跟他们抢生意的话,还是不够有优势。

但是她从书上看见了脱色剂,让玻璃从有色变成透明的法子,就是二氧化锰。

从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涉足的矿物质,软锰矿中的矿石就有二氧化锰,书上有配图,所以江昭慈能认得出来,这不就是上次去集市上买的颜料矿物中的一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