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装了一车又一车下脚料,一直到天黑后,门卫和仓库保管员还在帮忙清花生饼和豆饼。
谁知道领导的疯要发到什么时候,说不定明天又发话,其他所有的下脚料都不准卖了。领导福利待遇好,当然看不上卖油泥的三瓜两枣。他们普通职工不嫌弃呀,能拿到手里的钱才是自己的呢。
周秋萍看时候不早了,和周伟打招呼∶"那你路上小心,我先回去了。
周伟赶紧示意∶"你忙。
今天的事让他受到了极大的刺激。拖了这几个月的菜籽饼,他原本心思已经渐渐活动起来,想着能不能出来单干。
后来被他爹狠狠骂了一顿,他才没敢提这茬,而是建议搞拖拉机合作社。
但他心中的小火苗从来就没真正歇过。
直到今天,人家榨油厂大门一关,说不卖给他就不卖给他,他才真正慌了。
原来他以为早就打点好的门路,门锁一直在人家手上。他能不能把这生意做下去,全看人家高兴不高兴。
最后还得秋萍出面,另辟蹊径。不然他都不知道这事要怎么收场。
连一下子出这么多货,要怎么和下线交代,也是秋萍教他的。
就说榨油厂的下脚料也要涨价,趁着年前,一次给他们多拖点,省得到时候大家吃不消。
反正现在天冷,豆饼花生饼不容易坏。
至于为什么不是菜籽饼,你也不看看现在几月份了,油菜又是几月收的。现在当然是榨花生油大豆油的时候。这可是好料,要不是快年底了,大家又熟,还不好买呢。人家以前都是卖给养殖场的。
周伟背了一通,跟周秋萍挥手道别时,诚心实意地保证∶"你放心,你家里我阿妈他们会看着的。杀年猪还是给你留半扇肉?要不要给你把香肠也灌了
周秋萍点头∶"好啊,那麻烦我婶婶了。多灌点,肥肉瘦肉各半,蒸出来才香。
她骑自行车回小院,天都黑了。
周高氏听到车子动静,立刻跑出来喊∶"怎么样啊?怎么到这时候。
"先把菜籽饼换成了花生饼和豆饼,后面再看。只要榨油厂不上赶着讨好,估计过年前没事。等开过年来再说吧。
过了年,赵家还能不能这么嚣张,要两说呢。
周高氏招呼她进屋吃饭,又开始絮叨∶"冬至一定要多烧点纸钱,让老祖宗保佑我们太太平平的。明天我就去买草纸,多折点元宝。
周秋萍没反对,寄托个意思也是好的
她招呼两个女儿洗手,领着人上桌吃饭。
晚饭也简单,一碟鸡蛋炒的赛螃蟹,一海碗大白菜咸肉汤,一盘清炒茼蒿,端上桌,热气腾腾。
赛螃蟹是周秋萍教给阿妈的。看着做时,阿妈还嫌弃费鸡蛋费油,说比真螃蟹还贵。
学会了之后,阿妈倒是经常做。因为两个孙女儿喜欢啊,又香又嫩,她们能就着吃下一碗饭。
这两个小丫头没经历过瓜菜半年粮的时光,非常适应周高氏将胡萝卜、山芋还有南瓜切成丁跟大米和在一起煮出来的新版杂粮饭,连小星星都挥舞着勺子,吃得饭粒直飞。
周秋萍先喝下一碗白菜汤,说了自己定下半扇猪,又请大伯娘帮忙灌香肠的事。
周高氏点头∶"今年是得多晒些。我记得我们青青也喜欢吃香肠。
周秋萍笑道∶"她那是馋肉。
在冯家村,她们母女连个鸡蛋都吃不到,何况是肉。
周高氏发狠∶"以后咱们天天吃肉,再也不让孩子馋。以前这话听着像吹牛,现在却已经梦想成真了。只要她愿意,顿顿割肉都不是问题。
祖孙四人吃过晚饭,青青和星星又美滋滋地表演起在托儿所学的歌。两人跑调跑的十万八千里,,双人合唱愣是唱成二重唱,居然也能自我感觉良好地鼓掌。
周秋萍哭笑不得,行吧,自信是种美德
等她们又唱又跳的累了,她赶紧将她们洗漱干净塞进被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