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律赋惊亚圣,双圣访云梦

与此同时,范进最后缓缓落笔:“苍生涂涂,天下寥寥;诸子百家,唯我纵横!”

不谋而合,那一刻,试卷上才气涌动,直冲云霄,所有在考场的学子们,哪怕是没有文位的学子,都能够感知到天地间的灵气在这一刻活跃了起来,连带着他们的思绪,也变得清晰了起来。

关于纵横家的一些知识,在他们的脑海中变得清晰了起来。

才气从考场直冲周国的圣人文院,孔圣传世之书开始自动翻阅,当翻越到纵横家的那部分后。

在谋圣鬼谷子的著作《鬼谷子》,又名《捭阖策》的最后一篇,居然神奇的出现了一页才气纸张,这表明了范进书写的这篇纵横赋居然成为了亚圣著作的落笔,得到了孔圣书的认可和亚圣鬼谷子的认可。

孔清辉驾着一道青云从天而降,直奔圣人大殿,看着翻阅的孔圣传世之书,眼神中充满着震惊,但是嘴角的笑意却是无法言喻的喜悦。

圣人大殿外的亚圣大殿阁楼中,纵横家的亚圣鬼谷子雕像下,亚圣著作《鬼谷子》的身旁,赫然出现了一张才气闪烁的纸张,最后缓缓的被《鬼谷子》吸收进去,成为了亚圣书的一部分。

此时,神念遨游天地,来到了秦国和汉国边界的云梦州。

云梦州中央,有一座白云缭绕,如同仙境一般的高山,正是云梦中。

苏秦和张仪的神魂法相在来到云梦山后,都缓缓的落在了地面上,变成了实体。

两人整理了着装,随即一同冲着云梦山作揖行礼到:“学生苏秦,张仪,求见老师。”

整个云梦山在苏秦和张仪的到来,都开始运转起来。

鬼谷世家的后代读书人,纷纷从山下飞往山下,准备迎接两位半圣的到来。

苏秦和张仪在云梦山外等了一盏茶的功夫,云梦山的大门才缓缓打开。

云雾散去,一条登山大道出现在苏秦和张仪的面前,直通云梦山的深处。

在登山大道的两侧,左侧是穿着黑袍的读书人,右边是穿着白袍的读书人,分别代表着纵横家的合纵和连横两派。

这些学子们一个个容光焕发,根据自身的文位,腰身挂着不同形制的佩剑,其中多是佩戴铁剑的童生和秀才,少有佩戴玉具剑举人和进士。

“云梦山恭迎苏圣,张圣驾临!”

在诸多纵横学子的欢呼声中,鬼谷世家的当代家主——大儒王璋带着一众文位翰林以上的纵横家学子,来到了苏秦和张仪的面前。

王璋等人身体肃立,双手合抱,俯身约30度,推手稍向下,手不低于腹到:“王璋见过苏圣,张圣。”

“我等见过苏圣,张圣。”

苏秦和张仪看着眼前熟悉又陌生的云梦山和王璋等人,一时间思绪万千。

苏秦和张仪冲着众人点了点头,随即王璋等人收手恢复立容,看着苏秦和张仪说道:“老祖已经感知到了两位圣人的驾临,苏醒后告知我等,为两位圣人带路,顺便让两位圣人看看这些年云梦山的发展如何。”

苏秦听到王璋这番话,笑着说道:“老师这是要考我们啊。”

张仪也是微微一笑到:“那就让我们看看,这些年,云梦山在你们这些后辈的努力下,如今又是何等模样。”

随即,在王璋的带领下,苏秦和张仪慢慢的顺着登山大道向着云梦山高处走去,一路上除了有文位的学子外,还有许多抱持扫帚躬身的普通人。

拥彗迎门,为了迎接苏秦和张仪,在两人等候的一盏茶功夫,鬼谷世家将一切的礼仪和布置都准备好了。

而在云梦山的最深处,白云缭绕之处的一处青石山,一个满头白发,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身穿天蓝色道袍的佝偻老人缓缓的睁开眼,随即神念一动,将整个云梦山都笼罩住。

看到苏秦和张仪的到来,老者那双浑浊的双眼中,也是泛起了一丝回忆。

在这座云梦山中,承载着太多的回忆。

当年他入道后隐居于云梦山中,一朝明悟,被上天赐予通天彻地的智慧,深谙自然之规律,天道之奥妙,集百家之长,名震九洲。

之后,苏秦、张仪、孙膑、庞涓、毛遂、李牧等学生纷纷慕名而来,来到这云梦山中求学,那是一段难忘的时光。

有相互帮助,有相互猜忌,也有同门相残,纵横家的谋略经他之手,再由诸多学生,发扬于世。

他将天下置于棋局,弟子出将入相,左右列国存亡,推动着历史的走向,当时的他自认为自己可以和孔夫子一样,率先证道半圣,随即挽大厦于将倾,拯救人族证道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