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青春的泰山,有苍凉的洞庭;
有公孙大娘的剑器,有曹霸的画笔”
朱铨这段大场面的排比句使用,完全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的。
这就像是写歌一样。
当一个好听的旋律开了头,乐评人就会自动的猜测下面的旋律如何,如果是跟他们想的一样,那会觉得好听,但不过尔尔;
如果是跟他们想的不一样,那会觉得有新意,可质量平平;
如果是跟他们想的不一样,还特么的句好听,那会觉得天赋异禀,赞不绝口。
而现在,朱铨的这一大段的讲诉,就是这第三种情况。
配合着朱铨那顶尖的朗诵技能,先抑后扬,低沉过去,那注定就是酣畅淋漓的绝地反击。
唯有这样,才能配得上杜甫--‘一个小号的逆袭’中‘逆袭’二字的由来。
全场的观众不由自主的鼓起了掌。
哗哗哗!!!
朱铨的话仿佛带着整个时代的隽永,代表了整个时代草根的呐喊,最后在这一刻进行着交汇,从而发出了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还有谁?!
还有谁能够甘于平穷,依旧保持着乐观的心态?!
还有谁能够遭遇不公,依旧怀揣着不屈的坚韧?!
还有谁能够国破山河,依旧拥有着奋进的情怀?!
没有了!
至少在当时的那个时代,唯有杜甫一人。
现场的观众们听的是热血沸腾,一旁的董琴感受最深,都听得是一身的鸡皮疙瘩。
看着身边慷慨激昂的朱铨,董琴不由的苦笑了一下,心道:
“这家伙,说这么多的古诗词,把我都给压了一头了啊!”
当然,董琴并不是在怪罪朱铨,反而到希望朱铨在这上面发挥的更好。
因为只有朱铨在这个上面发挥的更好了,那么国视的领导才会发现:原来朱铨在新闻节目中有实力,在综艺节目中也有很强的实力啊!
到时候,再经过文艺部领导的添油加醋般不遗余力的举荐,把朱铨挖到文艺类节目中,那就是时间问题了。
像撒贝柠不就是如此么?!
要知道,好的新闻类主持人比好的综艺类主持人在难度上要减少很多的。
再加上,国视本来就是以新闻类见长的,所以好的新闻类主播常有,好的文艺类主持却不长有。
现在出现了朱铨这样的一个好苗子,那必须要抓在手心里啊!
“啊哈哈哈,有内味儿了, 有内味儿了,再次听得我起一身的鸡皮疙瘩!”
“原来诗圣大大这么的牛b啊!我上学的时候,只知道‘三吏三别’,知道杜甫爱国,可没想要居然这么的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