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六扇门、大理寺与东厂联合,江湖方面则由九阴山大师姐祝懿光牵线,小盟主东方鸿羽做保,集结了强大的江湖力量,朝廷想要拔除贪官腐败和鹿春湖的反抗势力,而江湖正道也要打压魔教力量,让楼百蝶晓得中原不容侵'犯!
几年来江湖年轻一代基本上都长成了,他们开始肩负上一辈传递的重任,能够独当一面处理魔道贼子,维护江湖和平,而剿灭窝藏在鹿春湖中的魔头们正是他们成名一战。
这是十几年以来朝廷与江湖最大的合作,也能够从中窥见鹿春湖势力之复杂。
今夜,注定不安分。
名传中原的游船花会迎来了终结。
满天火光中,方寅站在船头怔然看着四周的混乱,接着他苦笑道:“虽然早知会有这一日,但生活了十多年的地方就这样消失,心情自是复杂。”
站在他身边的不是梅公子,而是已换上袈裟僧袍的知见大师,他双手合十,面容平静,即便四周喧闹声无数,却无法惊起他心中的波澜。
“不过是些许红尘,舍去便是舍得。”
方寅只愣愣看向湖面,仿佛透过了幽深的湖水看到了埋葬在泥沙中的具具白骨,这些白骨大多娇小精致,因为她们生前都在鹿春湖讨生活。
这其中,是否会有杏娘呢?
方寅以为这么多年过去,感情早已淡化,可如今想起仍旧会有细细小小的刺痛在心底发芽,吸取他的生命旺盛生长。
在他还是一个小孩的时候,家境还算不错,爹娘一直支持着他念书,虽然很多时候方寅不知道念书有什么用,但大家都说他念书念得好,以后一定能考取功名当大官。
那时街角住着杏娘,她家里开了豆腐坊,最喜欢在方寅读书时偷看他,然后笑嘻嘻带来做的各种小点心,方寅还记得杏娘第一次做的豆腐很难吃,但他还是一口不落悉数解决。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然而从某一年开始,因为种种意外,方寅家道中落十分贫寒,家里已经无法支持他继续读书了,他对父母说,他不想再考取功名了,哪怕去城里当长工也好,不要再念书了。
父母自然是坚决反对,家族的荣光全都寄托在他的身上,就算死也要把他供起来,可是家里已经连饭都吃不起了啊,难道就这么活生生饿死吗?
也就在那时,他遇到了几年前因为母亲改嫁搬走的杏娘。
曾经天真烂漫的小丫头长成了俊俏的大姑娘,她穿着漂亮的裙衫,身旁还有跟随侍奉的丫鬟,杏娘一眼便认出了落魄的方寅,不顾他的自惭硬是请他吃了饭,得知他的处境后表示愿意掏钱资助他念书。
她还是那样善良。
方寅自是羞愧难当,而后杏娘却宽解道:“人家都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你书念得这样好,我这是奔着你以后对我好呢。”
“日后我考取功名,定娶你。”方寅定定看向杏娘,承诺道。
有了杏娘的资助,方寅终于把书念了下去,并且成功在江宁书院得到了贵人赏识,同时才名远扬,能够自己赚钱,为了增长阅历他遵从书院传统时常在外游历,并撰写出数本著作。
每次他回来,都会第一时间去寻杏娘,然后眉飞色舞对她讲述外面的世界,杏娘笑得温柔,神色向往。
“杏娘,待我考□□名就娶你过门,往后万水千山,我们一起去看!”
“你呀真是想得美,等你当了官哪能到处乱跑。”她轻笑着探出手帕擦拭他额前的细汗。
两人交往越发密切,然而奇怪的是杏娘却从不让方寅送她回家。
直到有一天,方寅的娘亲把他叫进房里,让他和杏娘断了联系,日后再勿相见。
“娘,你忘了当初是谁支持我继续念书了吗?”方寅面无表情看向方母。
“你现在又不缺这点钱,送她五十两便是,儿啊,娘也不是那种忘恩负义的人,但这杏娘早已不是正经人家的姑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