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啊。”韩叁平沉吟了一下,说道,“那个时候小岛国时不时安排飞机轰炸,北边的就往西北跑,南边的就往西南跑,有不少人死在了半路上,经过这么多年,那时候的人剩下的不多,我过两天要去中南海开会,碰见公安部的人,问问看,能不能给你把这批人筛出来。”
“那太好了,韩总,你这可是帮了我大忙了。”
“都是小事,还有其他什么要求,都可以提。”
“基本上没了,一切还是等我剧本弄出来再说。”顾北回道,突然又想起一件事,追问,“韩总,之前忘了问赵主任,咱们这个本子,能给我多大尺度?”
韩叁平沉吟几秒,道:“别再整出一部江文的《鬼子来了》就行,还有就是别把海岸对面的那个小国摸得太黑,这个你也要理解。”
“明白,能理解。”
毕竟两个国家还有不少合作,更何况顾北这个基本不会涉及岛国方面,主要是逃难大军的众生相。
韩叁平催促顾北的目的达到了,便挂断了电话,顾北则开启了半闭关模式,不是查找历史资料,而是翻阅佛教经典。既然想展现众生相,佛像必然是一个很好的载体,佛陀便是众生相,而且多恶相。
而另一边的韩叁平也没闲着,不到三天时间就把事情给解决了,让顾北直接去北平的公安厅,所需要的资料尽数呈现在了顾北眼前,虽然做不到十分精确,却也令顾北减少了不少阻力。
而在那份名单里,顾北注意到了一个数量不是很多,但也有不少的群体——逃兵,那个年代的逃兵!
他们或许也曾经有过一腔热血,但最后都混入到南撤的百姓当中,这无疑抓起了顾北的好奇心。
除了这批逃兵,顾北又从其他人中挑选了百十个具有代表性的人,拿上整理出来的资料,便再次开始了全国各地的走访之旅。
………………
4月,大地刚刚回暖不久,刚发起的嫩叶让枝条看上去,依旧带着冬的萧瑟。
东北的一座小山村,一阵轰鸣打破了村里的宁静,这里很少出现外人,也很少能见到轿车,而且是一辆看上去就很名贵的轿车。
不少人在家门口驻足,看着从车上下来的年轻人,而小孩则是把目光转向年轻人手里提着的没见过的水果。
“来,我这里有糖果,想吃的自己过来拿。”
顾北对着周围的几个小孩招了招手,刚开始并没有人过来,但一个胆子大的孩子开了头之后,这帮孩子便一窝蜂似的围了上来,把顾北兜里的糖果都抢走了。
“你是城里来的吧?”一位抱着孩子的母亲,主动攀谈了起来,“来找什么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