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算时间,想着等今年各种杂志如雨后春笋一个个冒出来,那些青年文摘、读者都是今年开始创办的,那么多文章需求缺口,到时候就可以把自己提前写好的稿子一家家寄过去,总有通过的吧。
在这个年代,实体文字的稿酬还是挺高的,只要能把握机会,稿费是一笔十分可观的收入,而且也是最适合林芳的。
林芳一开始也有想过要不要试着英文翻译的,可后来翻翻这个时代的翻译文本,发现不行。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习惯用词和方式,即使林芳上辈子英语还不错,但那些专业的词汇也不是一时半刻能掌握的。更不用说这辈子才学了半年英语的林芳。
所以林芳买了半年报纸,慢慢研究这个时代的文风,模仿用词语句,拿捏分寸,自己闲暇也积了不少符合这个时代的文章,就等着今年投稿杂志。
先一点点从杂志、报纸,从短篇积累名气,慢慢来以后可以写长篇,写连载。
没想到去年期末,宋老师看林芳课堂上有两篇作文写得好,就给修改润色后,建议顺带着投稿试试……
宋老师并着师娘都有被报社邀稿的渠道,顺带着就把林芳的稿件一起寄去了。
还是沾了老师的光啊,林芳捏着手里的稿费,低头鞠躬道谢。
早点能光明正大的挣钱,也是好事,有些东西也能提早添置了。也不用再委屈自己天天扣扣索索了,天天掰着手指用钱也是够够的了。
“谢啥,这是你写的好。比老师强,老师像你这个年纪哪能写出这文章。”
师娘拉着林芳坐下,附和道 “就是,观点新颖,立意也不错,回头多多练练文笔,回头肯定能比别人写的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