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盛林怪不好意思的,嘿嘿笑了两声,害羞,却又直白:“哎呀,我有点不舍得和他分开嘛,我觉得和他在一块儿呆着舒服。”

“……他不拍戏吗?”

“拍,但是晚上我们在一起嘛。”盛林抬头看天,气候入秋,云也淡了,只是日光还炽盛,“你就别管我和他的事了,反正我看着他心里高兴。”

许隐笑了一声,倒也真的不管了,“行,你高兴比什么都强,也不枉我给你介绍了。”

“所以你找我什么事?”

“噢,这不是你生日快到了,问问你在哪儿,要不要一起过啊!”

盛林一顿,才接上:“你不说我都要忘了,最近事情太多了。”

许隐听他说这话稀奇,便问:“你有什么事可忙的?还真在剧组里干上活了?”

盛林却否认:“不是,我最近又开始学骑马了,不过这也不算什么,我主要是在和我爸那边的公益基金开会,马上要在剧组这边建个学校。”

“学校???”

“嗯,公益小学。”

见过当地的穷困,盛林不知如何表述,却一直在心里琢磨,自己有没有什么能帮上的地方。

不是捐出他没了兴趣的玩具,也不是随意地给出一大笔钱。而是像让这个寸草不生的干涸土地,能生长出一些希望。

以往有了想法或是遇到麻烦,盛林本能都会找他大哥求助。可这次不一样,盛林在国外时间不少,对慈善机构的感知要比在国内更深刻,知道做好事也需要专业人士来操作,才不会好心办坏事。他大哥做生意在行,帮他弄个公益项目恐怕经验不足。

盛林记得父亲常年都有慈善捐款,打电话过去问,果不其然,他父亲那边有专门的公益部门,负责牵头立项,拨款和督进后续执行。父亲把人介绍过来,没再管,盛林就和对方说了自己的具体想做的事。

他没有能力让这里成为耕地或者牧区,也无法让所有习惯坐在土坡上熬尽日出日落的成年人都投入工作,但他希望让这里的孩子,都能走出。

“所以我们就计划盖个小学,把学龄的孩子都能照顾看管起来,只要升学考试能考进城里,后续读书和生活费用我就全包,直到他们考进大学,如果中途落榜了,资助就休止。进城读过书,他们在当地县城找份工作应该也不难了。”

大概把自己想法和许隐也分享了,许隐听得错愕,“盖学校倒是容易,谁愿意去那里当老师呢?”

已经知道了《行难医》的故事,盛林自然早考虑过这问题,“从临近的省市学校调师资过去,做助学项目,有学生升学到城里,就给老师发大额奖金,待的时间越久,奖金越高,我们已经找了几个有意愿参与的定点学校,会固定安排老师每年过去,补助津贴我来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