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江恕早已准备妥当,原定三日后进宫归宁,便一道辞别皇帝虞贵妃,离京回西北。
倘若此时再领了这差事,少说又是一二月。
他摩挲着拇指上的玉扳指,冷眸深目,久不答话。
常远不紧不慢地喝着茶,意味深长道:“江侯,本王同你交个底,母妃舍不得阿念,若知晓阿念嫁来候府第一日就病了,更不能叫你带阿念回西北,你权当圆了这份情,也当给自己告个假,暂且延缓两个月,得了空就带阿念在京城耍耍,好好培养培养夫妻感情。你的行事作风本王没少听人提起,若此时回了西北,阿念人生地不熟,只有你这个夫君作倚靠,偏你又是个寡淡性子,一年三百六十日恨不得住在军营,你叫她一个人怎么办?我们远在京城,要过去一趟实属不易,便是她受了你冷落,她不说我们也不知晓,本王就这一个妹妹,自小捧在手心疼,见不得她受半点委屈。你宁远侯自是百姓爱戴的好将领,可在本王私心里,更愿你是阿念的好夫君。”
这一番话,江恕不予置否,于情爱一事,他未存心思,然于丈夫一事,责任担当是他本分。再者,他倒也不是强人所难那等恶劣之徒,一年都等了,何难两月?
江恕起身去拿了一沓图纸过来,沿案几铺展开,指着桥梁圈画处,道:“请王爷先看此三地。”
这意思便是允了。
然他态度转变之快,简直堪比翻书,常远不由吃了一惊,像这般无缝衔接公务的,满朝上下只怕就他宁远侯一人。
诚然,江恕谈及大事是从不拖泥带水,公私分明,冷峻面上不苟言笑的,颇有几分令人生畏的气势。
只听他指着那,继续道:“若本候不曾记错,此处是舒世子及屠师傅所定,然细观之,此三地曲折蜿蜒,绝非下江南的最佳路径,且沼泽泥潭众多,水位变动颇多,大船行经一旦遇上风雨,极易深陷倾覆,方圆百里内却是荒凉无人处,若遇险,求生受阻,无非死路一条。便算是他舒衡不精于水利运河,屠师傅却是老手,断不至于犯此错。”
常远脸色微变:“此处对于整条京北大河而言实在不起眼,当初全权交由舒衡定夺,本王所思全在京城北上至西北边地,如今听你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