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纵虎

宋国崛起 屏峰书生 1055 字 2022-09-28

古人云,一日纵敌,数世之患。”

乐豫变色,忙摆手道:“君上,万万不可啊。

权力之争,若无过界,下野即可,若非必要,万不可加戮。

昔日周武王兴兵破纣,寻访殷商遗贤,箕子。武王问政于箕子,何为定万民,序常伦之王道。

箕子对曰:‘不协于极,不离于咎,皇则受之。’箕子是殷之三贤之一,曾经劝谏纣王不要用象牙箸,世代为宋人所敬仰。箕子认为如果臣属行为不合乎法则,却没有到达罪恶的地步,统治者应当适当地宽容他,给人以改过自新的机会。

如今鳞氏小过而杀之,是国无度,而使士人惶惶。愿君察之。”

杵臼沉吟,不能决断。公孙孔叔谏言道:

“君上。鳞矔不可杀也。

其一,不可使人死非其罪。鳞氏所犯者,款款来迟,有怠于籍田,当废其职;君前跋扈,当罚其金;以红布铺设田垄,使尘埃不触于屐履,此奢侈也,当厉声责。至于起兵作乱之事,未之有也。不加兵于君,不可以刑杀,否则诚如乐大夫言,士人以为国君有规不依,有矩不循,嗜杀残暴,有类于桀纣,或将离心离德,出仕异邦,是舍贤才于敌国而构祸患于父母之邦。

其二,成宽大之名。鳞矔虽桀骜,鳞氏后世未必无忠贞。昔日鲁庄公将死,公子叔牙欲奉公子庆父为君而舍太子般,其弟公子季友忠于国而鸩杀叔牙,设计引外援而破庆父,虽除二人,亦存其后嗣,荐叔牙之族,叔孙氏为官,食采于郈邑;封庆父之族,孟孙氏出仕,食采于成邑。

是以君子争于朝堂,不遗祸家小,咎鳞矔而宽其族,他日鳞氏有贤亦可用之于国,成宽大之名而取一族之材,不失为国家之福。

其三,防未兴之患。今日若以小过而刑杀,他日诸大夫若使君上不满,不知鳞矔之祸患是否降临于一人,唯恐君上以血光染其室,必患一死而索性起兵作乱,即使平灭,国力亦损。今日免一人之死,而安数世之心,使知君道有轨,刑杀有度,使大夫奉社稷而有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