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再来一盘!

她图纸画得清晰明了,赵记瓷坊的石头又是个天才,所以即使有的餐具没见过,也能按照图纸一分不差的烧了出来。

如雪一般莹白的胎体,碗盘边缘用的是釉上彩,绕着一圈一寸宽的青花色的牡丹枝叶,只在一处画了一朵桃红的工笔牡丹,还是用金线勾边的。

唐代的青花颜色还不如元明清的青料那样蓝得纯粹,可能是因为颜料中氧化钴质量不同,唐青花的颜色有一点渐变之感,并不那么浓,反而给人一种很清新的感觉。

瓷本身很薄很通透,若是举起来迎着光看,甚至隐隐有一种透明之感。

用手上的轻轻敲一下,瓷碗发出的声音清脆响亮,比之玉石琳琅之声也丝毫不逊色,悦耳极了。

李夫人拿着瓷碗,心里止不住的震惊。

这样好的瓷器可是就连皇宫中也见不到啊!

赵记瓷坊……她也知道,若他们有这个技术,早就挣下官窑这个牌匾从此专做御用了,哪里还用得着往外接生意!

她放下瓷碗,一脸严肃地问:“这当真是赵记瓷坊烧的?”

王瑾芝有点懵逼,点点头又摇摇头:“是也不是……这瓷确实是他们烧的不错,可工艺不是他们自己发现的。”

说着,她将那日跟乔芸去瓷坊订瓷的事情说了出来。

其实她一开始也拿不准要不要将此事告知别人。

但后来一想,或许说出来反而是好事。

乔芸毕竟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很多上了年岁的人,总会自以为阅历过人一筹,对身份地位不如自己的人报以鄙夷之心。

就好比这一次烧瓷,那赵坊主一看就不是个好说话的,若没有自己带着,芸丫头能将这烧瓷工艺讲出来么?

王瑾芝深知,赵坊主一定是看在她跟着自己这个王氏嫡女的份上,才愿意把她的话听进去。

商户之间尚且如此,更不要说乔芸还想着在士族阶级打开商路了。

这世道,大部分的士族天然看不起商户。

解玉檀还是靠着自己是碧霞书院出身,与当今许多贵夫人甚至公主本是同窗师姐妹的关系才能在两京的达官贵人跟前吃得开。

像乔芸这种地位底层的商户女,加之还是小地方来的,这样的身份在往大街上扔块砖都能砸到个官的长洛两京根本卑微如蝼蚁,如若没人提携,再大的本领也无处施展。

想到这里,王瑾芝颇有些忐忑不安。大伯母出自大名鼎鼎的陇西李氏,不知道她会不会因此而不悦?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伯母……我与商户女交好,您会不会觉得我坠了咱家面子……?”

李氏染着红蔻丹的手将瓷碗放回了丫鬟的手中,沉吟了一会儿,道:“你说……她有多大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