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秸秆禁烧

在华北平原上,安陵镇像一颗质朴的明珠,镶嵌在广袤的田野之间。镇里的生活节奏,随着四季的更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每到夏秋之交,秸秆禁烧便成了全镇上下的头等大事。

“请陵安镇各片通知各村秸秆、垃圾禁烧网格员宣传、巡逻到位,巡逻照片发到秸秆禁烧群里,确保今天咱安陵镇不能发生火点。”这条消息一大早便在镇政府工作群里炸开了锅。发消息的是镇党委书记闫玉军,他双眉紧锁,紧盯着手机屏幕,仿佛这样就能把任务刻进每个网格员的心里。今年天干物燥,稍有不慎,星星之火就能引发燎原之势,不仅危及农田,更可能威胁到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李庄村的网格员王强收到消息后,迅速行动起来。他穿上那件醒目的红色马甲,上面“秸秆禁烧网格员”几个大字格外显眼。他骑上电动车,车后座绑着一个大喇叭,喇叭里循环播放着秸秆禁烧的宣传语:“秸秆禁烧,人人有责,保护环境,利国利民……”在村里的主干道上,他一边缓慢行驶,一边留意着田间地头的动静。

王强第一个来到村里的老把式赵大爷家。赵大爷种了一辈子地,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但传统的焚烧秸秆习惯在他心里根深蒂固。王强刚进门,就看到赵大爷坐在院子里抽着旱烟。

“赵大爷,又抽烟呢!”王强笑着打招呼。

“强子啊,找我啥事?”赵大爷抬起头,眯着眼问道。

“赵大爷,您也知道,现在是秸秆禁烧关键时期,可不能再烧秸秆啦。烧秸秆不仅污染环境,还容易引发火灾,您想想,要是把您辛苦种的庄稼烧了,多心疼啊。”王强耐心地劝说着。

赵大爷皱了皱眉头,“我都烧了大半辈子了,不烧秸秆,这地咋整?”

王强连忙解释:“赵大爷,现在有新办法。政府联系了收秸秆的企业,收走的秸秆能加工成饲料、造纸,还能用来发电呢。而且,还能给您补贴。您把秸秆卖了,既能赚钱,又能保护环境,多好的事儿。”

赵大爷听了,将信将疑:“真有这好事?”

“当然啦,赵大爷,我还能骗您?过两天收秸秆的就来,您把秸秆收拾好就行。”王强拍着胸脯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