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高人自有安排

那个年代监管力度不大,潘家园里都是小商小贩,除了日用杂货外,最多的就是卖古董的。

虽然大部分都是赝品,但其中也不乏真货,很多识货的人都会上这里来淘宝贝。

只不过真货不能当街买卖,买家看中之后,要找个四下无人的安静地方,坐下来慢慢聊。

王胖子熟门熟路,推着三轮车,来到以前卖磁带的摊位,麻利的铺好货物,等着买家上门。

这种买卖是有讲究的,要在一堆赝品里掺杂一两件真品,有眼力的行家自然能看出来,不懂的外行就只能当冤大头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过不多时。

两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来到了摊位前,对货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其中一个年轻女士指着一只绣花鞋,用生硬的中文问道。

“这个鞋子很好看,我很喜欢。”

王胖子见来了生意,连忙上前招呼,使出浑身解数,将绣花鞋吹得天花乱坠。

“您可真是个行家,这可是当年杨贵妃穿过的,贵妃的干活,明白?”

女人一听就笑了,摆手道。

“no,你说错了。”

“这只鞋很小,是裹小脚的人穿的。裹小脚是南唐五代时期才出现的,直到宋朝才开始流行,唐朝的贵妃是不会裹小脚的。”

王胖子见牛皮被戳穿,倒是一点都不脸红,打着哈哈笑道。

“我是故意那么说的,就是想看看你们是不是行家,果然是行家啊。”

“既然是识货的,那你们也知道这只鞋的价值吧?”

女人和身边的男子商量了一下,伸出三根手指。

“三百元。”当对方报出价格之后,王胖子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过来。

这对年轻男女会说中文,还对华夏的历史颇为了解,应该是学历史的。

但从他们的报价来看,却不是倒腾古玩的老手。

因为这一行也会喊价杀价,买家通常只会出一个低价,卖家再抬价,两边经过一番唇枪舌战之后,才会敲定最终的价格。

这只明朝的绣花鞋,按照当时的行情,顶天了也就能卖个三四百元,所以老手出价是不会高于一百元的。

而女人开口就报了个实在价,她虽然能看出绣花鞋的价值,但显然不是玩古董的老手。

心里明了之后,王胖子呵呵一笑,说道。

“您报的价格其实低了一点,不过看在中外友谊的份上,您又是今天第一个顾客,我就破例给您打个折,三百元成交!”

女人满意的点点头,拿出钱包准备付钱。

这时,李淳风却摆手道。

“不好意思,这只鞋不卖。”

这话一出,王胖子和大金崖都愣住了。

这开张第一单生意,怎么就不卖了?

不过他俩不敢质疑李淳风的决定,只能对两个外国人致以抱歉。

那对男女显得有些失望,又看了看其他货物,最终悻悻的离开了。

等他们走后,大金崖实在忍不住,开口问道。

“前辈,他们开的价格很实在,您为什么不让卖?”

李淳风淡然说道。

“亏你们还是摸金校尉,这点常识都不懂吗?哪有单卖一只鞋的道理?”

大金崖一听,立即明白了过来。

古董凡是成双成对的,价值就会成倍增长。

这绣花鞋本是一对,现在只有一只,价值自然大打折扣,若是一对的话,最少也能卖到两千元!

王胖子这才恍然大悟,拍手道。

“对了,这只鞋是在上郡收来的,下个月等咱们去了上郡,就去找那个老乡把另一只也弄来,到时候就能卖个好价钱了!”

“前辈,要不是您提醒,我们就亏大了!”

李淳风淡然一笑,其实这些他都是从原着里看到的,既然身为摸金校尉的大腿,他可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做亏本买卖。

随后的三天,货物很快就全部卖出去了,总共获利五万多元。

在当时而言,这可是一笔不菲的巨款了!

有了充足的资金后,大金崖立即联系熟人,用金钱打通关系,前后不到一个星期,就帮李淳风搞定了户口和身份证。

只是这其中的花费不小,刚赚到的五万多大洋,就花去了一半。

王胖子不由有些急躁,小心翼翼的询问,什么时候才会带他们去倒斗。

李淳风躺在躺椅上,看着院子里的桃树,优哉游哉的回答道。

“你急什么,要去倒斗还差一个人,等那人来了,就马上出发。”

王胖子一头雾水的问道。

“您指的是谁?我们总共就这点人手啊。”

李淳风刚想回答,就听院子外面传来一个年轻女人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