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妾?这个在谢岩印象里属于封建社会残留的事物,居然会发生,真是不知道应该怎样说是好。
沉默片刻后,谢岩转过头,向面带彷徨愁容的罗兰展颜笑道:“已然如此,吾当不负也!”
大唐的婚姻制度,乃“一妻多妾”,从无“平妻”之说,更没有平等之言。
妻和妾之间,地位相差悬殊。
好在谢岩是来自后世,“平等”观念很强;而贺兰敏月因为是自作主张,暗中安排,所以也有些吃不准夫君最终心意。
故,当谢岩“认下此事”,且言明“下不为例”之后,贺兰敏月方才安心,不仅一口应允,且称:“当以姐妹待之。”
过几日,在完成一系列简单礼仪之后,“谢府”内多出了一位“二夫人”。
“二夫人?嘿嘿……”冯宝坐在书房里,耳听刘大山带来的消息,以略带讽刺的语气道:“莫不是还有三夫人?”
刘大山可没敢顺着这话说下去,仅回道:“听闻谢侯有言——下不为例。”
“哼!”冯宝不置可否地应了一声。
“校尉,‘登州造船作坊’差人传回消息,称‘五千料大船’样式已定,预花费钱财需五十万贯。”
“备料,开工,‘都督府’行文订购,所需钱财,由‘水师’战利品变卖所得支应,不够后补。”
“喏!”刘大山跟着道:“‘泉州’来报,称‘广州水师’自‘安南’运粮已达两百船,眼下仓粮将溢,问询北运水路。”
“‘辽东未定’,船行‘扬州’北上为宜。”
“喏!”刘大山再一次应承下来,随后又说了几件“宝庄乡”的事情,在得到冯宝明确指示后,躬身告退。
不论是“宝庄乡”,又或者是“大唐水师”,那些事情对冯宝来说,都不算太大,应付起来毫无压力。
眼下,真正让冯宝忐忑不安的,却是“辽东战事”。
冯宝非常清楚,自己和谢岩的穿越到达,注定是改变了历史!
平灭“高句丽”就是如此!
在真正的历史上,“高句丽”是在内部出了很大问题的背景下,才被大唐平定。
然而现在,北部唐军大兵压境,南部“百济”和“新罗”相继投降,处于风雨飘摇中的“高句丽”,反而变成了铁板一块,王室和权臣之间,隐约达成一种默契,一方负责北部抵抗,一方负责南部,摒弃前嫌,通力合作,拼死挡住大唐军队。
根据两日前送达的最新战报,北部苏定方大军仍然未能突破,每一处军寨,每一个城池,都在消耗大唐军人的鲜血,可以说,每推进十里,那都是用大唐军人的尸体铺就,阵亡者,已过三千,伤者几达万人;在南部,贺兰敏之攻入“新罗”都城以后,留下三万“百济”大军和两千唐军驻守,而后领“新罗”、“百济”两国合计三十万大军北上,进入“高句丽”,同样遭遇到顽强抵抗,推进速度十分缓慢,且战损巨大,远高于唐军。
而原本被视为奇兵的“鸭绿水”南岸“水师精锐”,也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高句丽”以挖沟壑,垒石墙的方式,在野外筑起一条条防线,牢牢困住“水师精锐”,令其动弹不得,哪怕付出再多代价,也毫无退让之意。
总体而言,“辽东战事”正处于紧张相持态势,交战双方,谁能坚持到底,就能赢得战争。
可是,决定战争走向的,往往并不是军力的强大或者弱小!对大唐军队来说,后勤运输,才是最为至关重要!
前隋数度远征,并不是败在军力,而是后勤粮草接济不上,致使功亏。
来自后世的冯宝,深切明白这一点,因此他有一种预感——或许,又要出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