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报纸(二)

神都锦绣 钟山布衣 1687 字 10天前

在李治眼里,谢岩行事屡屡超乎寻常、出人意料;冯宝就更离谱了,想哪儿干哪儿,从南下、造船到“宝庄乡”,毫无脉络可循,可偏偏每一件事,都能让人觉得——应该、必须那样去做。

而且,这两个人所干的事情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前人未曾提及,或有提过,更无人做过。那么,便出现无先例可借可循,也找不到旁人去问的局面。

作为天子,总不能动不动问臣下事,所以,每当谢岩,冯宝弄出来什么新鲜事的时候,王伏胜便成了跑腿的,当然,偶尔也会有王福来。

李治颇为了解这两位形式特例独行的臣子,知道他们都比较看重情义,权势、地位、财富等,根本没有放在眼里。

换句话来说,让与他们两个人多有来往的王伏胜、王福来去问策、问事,基本上都有最真实的答案,若换成旁人,保不准带回来一堆官话,毫无实质内容。

事实的确如此。

三日后,李治坐在沙发上,大致御览一番谢、冯二人呈报奏疏,随手往旁边一放,问:“二位卿家,可有说甚。”

王伏胜毫无保留地将谢、冯二人所言如实道出……

李治默然听罢,沉吟片刻,转首问一旁武皇后道:“两位卿家之言,各有倚重,皇后以为当如何?”

由于身体缘故,很多政务交武皇后处置,在不知不觉中,这对天下地位最尊贵的夫妻之间,家长里短之事越发罕有,更多则是相互论政。

不管李治内心里是否明白,但在事实上,武皇后已经逐渐步入权力中枢!

“陛下,谢、冯二卿所言,不外‘宽、严’之取,且言之有理,妾身甚难明辨。

李治微微颔首。

其实他也知道,自己还没有弄明白的事,问武皇后也多半无用,不过习惯尔。

只是这习惯嘛,是好是坏,那可就不好说了。

“王伏胜,朕命二卿定下章程,汝未曾道明否?”

皇帝出乎意料的一问,吓了王伏胜一大跳,赶紧行礼道:“奴婢岂敢。”

“何故二卿仅有建言?”

“坏了!”王伏胜心中大惊,额头上直接沁出冷汗,因为他瞬间想到,谢岩、冯宝尽管说了非常多、也很详尽,但确实属于进谏范畴,并没有按照皇帝的意思,给出一个定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不对啊!”王伏胜明明记得自己把皇帝的口谕道地是清楚明白,那二位聪明睿智的侯爷,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难道是有所疏漏?”王伏胜立刻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