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最前端的宰相以及王爷、国公们,俱是面露诧异,有人相互间对视一眼,有人却是抬眼看了一下当令皇帝,试图从其表情之中,揣测帝王心意。
别说其他人了,就是谢岩本人那也是一脸懵懂,不知何事?即使到了御阶之下,皇帝问及“可有佳作”之时,他心里依然无比困惑——旁人不就是在座位上吟诵诗篇吗?怎么到了自己这里,就变了呢?
谢岩哪里知道,高高在上的这一对帝王夫妻,事先有过默契,借口“作诗”,将其唤到近前,从而给他一个机会,当众提出“天地响”之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管能不能领悟出皇帝本意,此刻,当众“成诗一首”,才是要紧。好在,身为后世之人,不会写诗亦会背诗,倒算不得难事。
“陛下,臣尽力而为。”谢岩先行礼,而后略作沉思状,片刻后,言道:“臣想起,献丑了。”
“无妨,姑且听之。”
“谢陛下。”谢岩接着朗声道:“‘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伊始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着词声’,此时名曰‘元旦’。”
实际上,这首诗乃百年后唐朝诗人张祜所作,谢岩不仅改了其中两个字,甚至连名字也换了,但意境并未降低,且极为应景,连向来颇为挑剔的上官仪等文臣,也无不颇为赞许。
“谢卿家果然文采出众,朕心甚慰。”李治说着,嘴角微微扬起一抹笑意,又道:“卿家掌‘皇家学堂’,仅仅一首短诗,似简单了些。”
李治故意没有把话说完,且所说有些含糊,并不十分明确。
但是,谢岩立刻反应过来,这是皇帝给自己说话的机会,此刻当殿禀奏,决计好过原先设想,毕竟过一会冷不丁突然“上奏”,会显得太刻意些。
有机会,得抓住!
谢岩随即恭声道:“启奏陛下,‘皇家学堂’日前弄出一物,颇不寻常,可在陛下设宴之际,凭添喜庆;另,此物若运用得法,当开山裂石,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世间竟真有此物?”虽说李治事先多少知道一些,但是依然掩盖不住震惊,因为他了解自己的这位臣子,向来言之凿凿,几无虚言。
若是平日朝会,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