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你让来人去见元昭好了。”冯宝说着话,右手还不忘打出一张“幺鸡”。
“碰!”坐冯宝对家的王福来突然发出一声,紧跟着伸手拿过冯宝打出的“幺鸡”放到自己牌前,而后打出另外一张牌,同时说道:“咱家终于知道,谢县子缘何让房家小子前来了。”
“可不是嘛。”坐王福来下家的贺兰敏之摸牌之时,道:“有房元昭相助,冯兄那可是太轻松了。”
“羡慕吧?要不你也去找个有能耐的弟子?”冯宝斜眼嘌了一下贺兰敏之道。
“某家可没那福气。”贺兰敏之随手打出一张牌,又道:“莫说冯兄过往之三大弟子,仅明氏少郎君,亦羡煞旁人矣。”
“然也。”王福来接话道:“咱家观此子甚是聪慧,日后必成大器。”
“嘿嘿,那是,我冯宝的眼光岂有偏差。”
“冯兄眼光自是高人一等,揽英才于麾下,有文有武……”
“等会儿。”冯宝毫不犹豫地打断贺兰敏之说话,随即一脸警惕地道:“我怎么听来不似好话?王公公在座,可得作证才是。”
“冯兄误会了。”贺兰敏之一边继续打牌,一边道:“冯兄之忠义天地可鉴,某适才所指乃兄之麾下人才济济,可贤才一多,难保不会有明珠蒙尘,若此,则憾矣。”
小主,
冯宝这下算是听出来贺兰敏之本意,无非是觉得自己手里可用人才比较多,心里有些“不爽”罢了。
可若仅是“不爽”,又何必当面说出呢?仅片刻,冯宝即想通此间“关节”——贺兰敏之是想要“挖人”啊!
开出高额报酬或者优惠条件以吸引人才,在后世,是极为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是,在大唐王朝,如此做法却行不通。
唐人眼中的“贤才”,无外“文武”,通常来说都出自豪门世家或是依附于门下,其中杰出者出将入仕,归于朝廷。无特殊情况下,无人随意改换门庭,否则意味着“背叛”,而这一点,是唐人大忌。
正因为如此,“贺兰氏”根本招揽不到可用人才,哪怕贵为“皇后之尊”的武媚,也没有好办法解决,毕竟大家族的底蕴与时间有着极大关联。
可谢岩和冯宝二人不同,他们不仅有“武平堡军”的班底,更有“皇家学堂”内众多学子,不管他们是有心或是无意,在拥有“人才”一事上,绝对是超越大唐很多豪门,哪怕是许多拥有千年底蕴的世家,也未必可以相比。
所以,贺兰敏之才有意将话题引到此处,在他看来,冯宝不松口,绝不会有人投入自己门下。尤其是自己看中的那个人。
“少郎君有话不妨直言,大家相熟甚久,无需隐瞒。”冯宝继续打出一张牌,口中云淡风轻地说道。
贺兰敏之的心思,冯宝想到了,王福来同样也察觉出。身为武皇后的近侍宦官,又与冯宝相熟多年,他觉得,帮一下皇后亲侄,实属必然。
于是,王福来接过话道:“二位共掌水师,理当通力合作。少郎君帐下无人可用,亦是实情,待大军集结完毕,各级军丞之任命,乃至各项繁杂军务,无得力人手自是不成,不知冯大都督以为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