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宝动身启程之日,王福来派回向皇帝呈送“文书”的那一小队禁兵,刚刚抵达“长安”。
很快,大唐皇帝李治就看到了文书里的全部内容以及装满“棉花”的锦盒。
“棉花”是什么?李治不知道,也没有听说过,但是从王福来呈报的“文书”记录内容来看,应该是个好东西。
“钱号”又是什么?李治听说过,也知道“卫岗乡”正在筹办,但是运作方式等等,一概不知,以至于,王福来在“文书”里以很大篇幅记录的“关于军卒钱财存入钱号”且还有利钱这事,他是怎么也想不明白,不过对于皇帝而言,也没有必要事事都知道的那么详细,很多事,看结果就可以了。
等看到冯宝试图用“石漆”来达到利用“突厥人”和“大食人”作战那一段时,那就更加理解不了!作为具有雄心壮志的一代帝王,有如此多的事务不了解,那是不可以容忍的。
俗话说“不懂可以问”,然而李治却很明白,能够说清楚的两个人,一个在西域、另一个又在“卫岗乡”,好像谁都不可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给自己一个答案。
或许从这个时候开始,大唐皇帝陛下终于有了去“卫岗乡”走一走、瞧一瞧的心思,去亲眼看一看帝国当中最富裕、最特别的那一乡之地了。去不去“卫岗乡”?何时去?那都是以后的事情,李治一时半会儿还不会想好,眼下最紧要的事情,却是将文书当中的内容搞清楚。
“王伏胜”李治轻轻唤了一声。
“奴婢在。”王伏胜赶紧应道。
李治用手指了一下装有“棉花”的锦盒,道:“将此物送到‘司农寺’刘卿家处,让其弄清楚。”跟着又道:“将文中‘野战工事’一段抄录下来,送往‘政事堂’,交由众臣研判。”
王伏胜等了一小会儿,见皇帝没有再说什么,刚想张口应下,哪知道李治忽然又说道:“差一得力之人,携此文前去‘卫岗乡’,谢卿家当知道如何行事。”
“奴婢遵旨。”王伏胜估计皇帝的话说完了,便立刻应下,随即安排人手去办理。
派往“卫岗乡”的人是名小宦官,谢岩见过其几面,知道是王伏胜的随侍,也是心腹,自然以礼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