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府”大门外,突然传来“咚咚咚”剧烈敲门声。
“谁啊,夜里跑来?”负责守门的家丁在门内问道。
“是我,冯宝,快开门。”
家丁一听是冯宝,马上二话不说地将门打开,刚说一句:“冯校尉……”
哪知冯宝根本就没听到,直接快步就往里面走去。
“警官,你睡了没?”冯宝也不管旁人是不是睡着了,直接大声叫道。
谢岩刚刚躺下,忽然听到冯宝在外叫自己,知道必然有急事,赶紧起来穿衣,同时道:“没睡呢,你等一下啊。”
片刻功夫,王三狗、老张头和谢岩依次出现在冯宝面前。
“成了!成了!老宋他们弄成了!”冯宝极为兴奋地大声道。
“成了?什么时候的事?”谢岩急忙问。
“就在我来之前,老宋弟弟过来找我,说是弄成了!”
“太好了!”谢岩激动地道:“走,我们过去看看。”
谢岩刚走出两步,又停下步伐,对老张头道:“速速命人通知高督查、罗、杨两位,还有黄守义和洛克然,以及崔、卢、郑三家在乡里的主事人,请他们速去老宋那里,就说‘活字印刷’大功告成,我请他们一同见证!”
“还有许先生和黄先生,再把刘愣子也叫上,好歹他也是代表‘羽林左卫’的人。”冯宝跟着补充道。
老张头搞不懂“活字印刷”到底是什么,但是两位校尉如此兴奋,可见那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事,因此,他以最快的速度安排府内家丁出去传话,然后再快速追上,随同谢岩、冯宝一起走进“毕昇印刷作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宋是个快四十岁的中年人,他看到谢岩和冯宝走进来后,双手捧着一本薄薄的册子快速迎上来,同时激动地道:“县男请看,老汉终于弄成了。”
谢岩接过册子,见是一本“道德经”,字迹清晰工整,纸张上不时散出油墨特有的“香味”,再用手摩擦印出来的字,几乎没有变化!“好,实在是太好了!”谢岩说着,将册子递给冯宝,自己则问道:“老宋,油墨的配比全部记录下来了?”
“都记下了。”老宋接着道:“油墨的配方是……”
“记下来给我就行了,用不着说。”谢岩阻止了老宋想说出来的意思。
“县男,油墨的配方是张名正和齐志远两位学生想出来的,老汉可不敢贪功,老汉所做的也只是反复验证,最后找到最合适的而已。”老宋是个老实人,实话实说地将事情说出。
谢岩笑道:“一样,都一样的。”
“那是当然!”冯宝也试过册子上的字没有问题,于是接过话道:“提出想法固然重要,但是验证配比,那可是更为重要。”
“不错,冯校尉所言极是,论功劳,老宋当为首功!”谢岩毫不犹豫地道:“我将上书陛下,为你请功,而且,乡里将重奖有功之人。”
冯宝道:“那是必须的,‘活字印刷’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功业,非一般事物可比拟。”
老宋咧着嘴,笑得合不拢了,其身后的家人、弟子等作坊其他人,也一起笑了起来,他们都看出来了,谢岩和冯宝绝没有瞎说的意思,一定有重赏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