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地大震

收回发散的思维,轻轻摇了摇头。

“小福子。”御书房内,李景炎身着明黄色龙袍,端坐在龙椅之上,面容略显疲惫,却难掩帝王的威严,他轻声唤道。

小福子正在一旁垂手侍立,时刻留意着陛下的动静,听得传唤,赶忙上前一步,恭敬地弯腰应道:“奴婢在,陛下有何吩咐?”

“传众臣,即刻进宫。”李景炎的语气不容置疑,眼中透着几分急切。

“是。”小福子领命而去,脚步匆匆,袍角随风飘动。他深知陛下此刻传唤兵部定是有要事相商,不敢有半分耽搁,一路小跑着出了御书房,直奔兵部而去。

不多时,各部尚书与麾下官员联袂而至。他们身着官服,神色凝重,鱼贯进入御书房,见到陛下在上,齐刷刷跪地行礼,齐声高呼:“臣等,参见陛下。”

洪亮的声音在殿内回荡。

“平身。”李景炎抬手示意,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沉声道:“召诸卿前来,实是事出紧急。朕批阅奏章,见多地民变之事愈演愈烈,百姓受苦,社稷动荡,各位爱卿可有良策应对?”

说罢,眉头紧锁,眼神扫视兵部各级官员。

兵部一官员率先出列,身姿挺拔,器宇轩昂,上前一步行礼后,道:“陛下,依臣之见,当务之急需速派精锐之师奔赴事发之地,以雷霆手段镇压,方可震慑宵小,平抚动乱。京中有几支能征善战之军,皆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随时可听候调遣。只要大军一到,那些闹事的乱民必不敢再放肆,定能快速恢复当地秩序。”

李景炎微微皱眉,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未置可否,他转而看向兵部尚书,目光中带着期许,轻声问道:

“孙爱卿,你怎么看?”

兵部尚书,面容沉稳,经验丰富,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深谙为官之道与治国谋略。听得陛下问询,他上前一步,恭敬地拱手道:

“陛下,臣以为,一味镇压,恐治标不治本。如今多地生乱,根源或在民生疾苦,赋税繁重,百姓不堪其负才铤而走险。当务之急,一方面可调遣部分兵力前往维持秩序,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需协同户部、工部等诸部,即刻清查各地赋税实情,酌情减免,同时安排赈灾救济,让百姓有活路可寻,方能从根本上消弭民怨。”

李景炎听后,微微点头,目光在众臣脸上一一扫过,见众人或沉思,或欲言又止,便又开口道:

“孙爱卿所言,甚合朕意。朕既为天子,当以苍生为念,民生不稳,江山社稷何来安稳?”

李景炎继而看向户部尚书,“钱爱卿,你这边协同工部,三日内将可调配的赈灾物资、减免赋税的方案呈上来。”

两部尚书忙应道:“遵旨。”

“诸卿,朕将这千斤重担交予你们,望同心协力,共度难关,若有懈怠、推诿者,国法处置!”

李景炎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如洪钟般响彻大殿:“各部即刻着手,出征事宜,制定具体兵略方案,明日早朝呈奏。此番出征,关乎我朝国运,不容有失。”

众臣齐声高呼:“臣等必肝脑涂地,为陛下分忧!”

………………

话音落下,御书房内刚安静下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紧接着一位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匆匆而入,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本密报奏章:

“陛下,锦衣卫有紧急要事奏报!”

“嗯,红莲圣教,不会是翻版白莲教吧?”

李景炎眉头微微一皱,伸手接过奏章,翻开细看,脸色愈发阴沉。只见奏章之上,详细记录着大燕多地近来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