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托辉特部,和托意思是举着,将整个辉特人举着的部落自然是真正的和托辉特部嫡系部落。
也是这个原因,策楞虽然是不黄金家族的后裔,也被清廷封了一个固山贝子的爵位,并事实上掌管着阿勒坦乌梁海七旗。
不过,除了他这个部落,余者几乎都是乌梁海、喀尔喀、准噶尔人相互融合的部落,他想要号令七旗并不容易。
乌梁海,兀良哈也,出自唐努乌梁海,实际上就是乌仁该,在蒙古语里就是“心灵手巧的家伙”,这个名称在弓马娴熟、粗犷奔放的蒙古人里确实是一个奇葩的存在。
但出自乌梁海的乌梁海人(图瓦人)又确实当得了这个称呼。
唐努乌梁海,西汉时代曾是降将李陵的封地,李陵过去时肯定不是一个人,估计有不少跟着他一起投降的降卒,这些降卒都是荆楚一带过去的弓弩手,木制弓弩极易坏,在战时也不可能一直有工匠跟着。
于是,这些弓弩手多半都是既会打仗的士兵,也是能工巧匠,可以想象,他们与当地牧户的后代继承了他们的手艺,到了蒙古时代,便成了“乌仁该”。
不光是乌梁海人继承了大汉降卒的手艺,后来的铁勒人中的一部分显然也继承了一部分手艺,其中最出名的自然是以“锻奴”闻名的突厥人了。
和托辉特部的嫡系部落显然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长期与铁勒、鲜卑以及西来的斯基泰牧户融合,除了弓马娴熟,冶铁、制弓那也是一等一的,他们制作的车轮更是享誉整个喀尔喀。
但策楞显然不是这样的人,虽然好不容易起床了,但他依旧是懒洋洋的,一大碗奶茶下肚后,仆人们又端上了新烤的羔羊肉,新制的马奶酒,几杯酒落肚后更是有些醉眼迷离,瞧那架势,一场持续时间甚长的午睡就要开始了。
策楞盘腿坐在火炉旁,又伸了一个懒腰,将右手放下时恰好摸到了厚厚的睡毯,睡毯当即激发了他的瞌睡虫,他顺势一歪,一床由他的几个福晋合力缝制的羊绒被又被他摸到了......
就在他就要顺势歪倒时,帐帘被人掀开了,一阵呼啸而至冷风让他不禁一哆嗦。
正要发怒,帐门口的那人一番话却让他不得不又坐了起来。
“王爷,科布多参赞大臣麾下巴图鲁、笔帖式哈尔达乌来了”
一听这个名字,策楞的怒气彻底消失了,不但如此,他还拖着沉重的身躯一下站了起来,还三两步就赶到了帐门口。
在他的大帐前面几丈处,一个彪形大汉正肃立在那里。
哈尔达乌,科布多参赞大臣丹巴多尔济的贴身侍卫,来自索伦勇士,而丹巴多尔济则是乾隆帝的孙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