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俄战争打响了,俄国真是倾国而来,正面战场就用上了五十五万大军!
沃罗涅什的上空满是黑烟,一方面是还因为前线大量的火炮、步枪、机枪、手榴弹在发射时形成的,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沃罗涅什的各大工厂正在真正的二十四小时满负荷开工!
对于只要喝上一瓶酒就能毫不畏死地往前冲的农奴兵来说,没有什么比充足的弹药更重要的了,而且,枪支、火炮也有可能在战争中损伤,也需要及时补充。
延世太就是在一家制作机枪子弹的专门工厂当学徒,当他刚刚抵达这里时,就被这里的环境惊到了。
这是一家规模在沃罗涅什位居前列的大型工厂,工厂内部又分成了好几个车间,后世有的诸如压延机、剪板机、锻压机、成型机、组装机都有,不过像成型弹壳里装填火药这种工作显然还只能用大量的人工来进行。
战事紧急,在萨拉托夫高等技工学校学过机械操作的延世太显然没有机会来跟着有经验的师傅来操控那些大大小小的用蒸汽机来控制的机器,只能跟着他人一起在铜壳子弹里装填弹药。
而在火药工厂,同样也是热火朝天,时下特鲁琴人的火药配方与欧洲的几乎差不多,区别就在于硫磺、硝粉、碳粉的纯度了,对于化工工艺技术傲视全欧洲的他们来说,制作出来的三者质量和纯度显然同样高于欧洲。
质量和纯度越高,就能在同样份量弹药的前提下达到更大的威力,加上特鲁琴煤钢复合体出产的枪支、火炮在添加诸如锰料等辅料方面的日益成熟技术,又能做到在同等重量下的枪炮可以装填份量更足的炮弹和子弹,威力也更大。
特鲁琴的机枪显然还有很多缺陷,一场战役后一架机枪估计就报废了,故此,机枪制造厂,也在开足马力批量出产机枪。
战事已经过去十日了,虽然伤亡极其惨重,但对于虽然已经是俄国前几名既开明,又对枪炮弹药制造颇为熟悉的库图佐夫来说,用六十万农奴兵总能将特鲁琴人的弹药消耗殆尽吧。
他是知道的,一旦发动了战争,就是俄国人唯一一次能够改变命运的机会,若是错过了,那么俄国从今以后将永远匍匐在特鲁琴脚下。
这样的情况,是血液里已经融入了大量西征蒙古人血统的俄国人不能容忍的,他们可以容忍西方欧洲人对他们“蛮夷”的嘲讽,但绝对不能容忍自己在战场上一败再败!
信息差,这就是乞塔德为了应付这一场迟早到来的倾国大战取得的先机。
沃罗涅什的天空,乌沉沉的,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硝烟味儿,看起来一时半会还不会散去。
俄国人显然没有见过这样的作战方式,虽然他们不大怜惜农奴兵,但也不会一股脑几十万蜂拥而上,而是一个团一个团派上去进攻,他们自然无法突破乞塔德苦心孤诣打造的那条防线,不过也让战事变得旷日持久起来。
这几日,冬日突如其来的一场暴风雪来临,这样农奴兵们在近乎绝望中看到了希望。
风雪似乎掩盖了一切,雪花也是鹅毛似的一大片一大片,整个视线都被盖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