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东京城,城南大榷场。
榷场之北有一高台,此时正插满了八色旗帜,在秋风中迎风招展。
高台之下,约莫千余各色服饰人等正在那里站着,东一群西一簇的各自交谈
着,很明显,那些不顾台上清廷官员呵斥依旧交谈着的正是身着奇装异服来自东海女真、野人女真的首领。
所谓首领,有的也就是一个村落,满语谓之哈拉者是也,真正的大首领显然都站在台上。
清制,这一日,来自东海、海北(黑龙江以北)的各部首领需要向清廷纳贡,也就是向清廷缴纳貂皮,清帝认为这些人都是他们的族人,是满人的内部事务,所缴纳的貂皮自然全部纳入内务府。
这些人跋山涉水远道而来,所携带的除了上缴的貂皮,自然还会携带更多的貂皮、其它珍惜皮毛、东珠、珍稀山参前来榷场贸易,然后与这里的满汉商人交换其他用品。
这才是他们不远千里、万里前来此地的真正目的,否则,有的还在堪察加半岛附近的野人女真根本不需要向清廷纳贡,清廷也打不到他们。
而清廷利用这个日子纳贡、结亲,自然也有怀柔的目的,他们会给各部首领赏赐官服、布匹等以示恩宠,重要的部落除此之外还要用结亲来拉拢。
此时,俄国人已经开始进入东西伯利亚了,在特鲁琴的打击下,他们进入的力度显然远没有历史上那么劲爆了,但终究是进来了,他们对付起东西伯利亚那些野人女真来还是轻松写意的。
与此同时,由于清廷将大量的黑龙江以南、大海以西的东海女真纳为新满洲,造成那里人烟稀薄,于是一些个野人女真部族纷纷迁到那里,没几年就填补了东海女真的空缺。
故此,台上、台下虽然东海女真、野人女真都有,但实际上大多数还是野人女真。
对于女真诸部,清廷除了通过册封、贡貂赏乌林的方式宣示主权,便没有更多的有效治理了,在俄国人的压迫下,这些人也愿意接受清廷的统治。
不过,野人女真、东海女真内部依旧是纷纭一片,他们之间因为牧场、猎场、内部纠纷产生的战争也不少,对于这一切,清廷倒是乐见其成,因为他们可以不时担任调和者。
另外,让女真诸部保持战斗力也是他们愿意见到的。
时至今日,经过多年的拼杀、整合,终于在伯力(哈巴罗夫斯克)附近崛起了一个来自海北野人女真的大首领,此人叫阿赫图,实际上是楚科奇人,俄国人进入鄂霍次克海附近后便首先与他们接触了。
那里除了楚科奇人,还有科里亚克人,语言相近,但与科里亚克人相比,楚科奇人是真正茹毛饮血的部族,十分原始野蛮,他们是能利用简单工具与棕熊、海象搏斗之人,凶残悍勇可想而知。
于是俄国人自打进入远东后首次遭受到了困境,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是楚科奇人还是科里亚克人终究由于人口单薄以及武器落后还是不敌他们。
不过,自从经历了与俄国人的战斗后,楚科奇人渐渐学会了使用火器,当阿赫图带着族人南下时,已经是一支拥有几十杆火枪的大部族了,其间自然有不少部族依附于他。
等他抵达黑龙江、乌苏里江附近时,已经是一支人数达到千人左右的强大部族了,那里的东海女真显然不是对手,清廷得知后便一改往日赶尽杀绝的态度,准备拉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