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让科哈特!
哈拉奇自然答应了,不过具体签订协议也要等到两家分出胜负才行。
当然了,对于这两家哈拉奇也没有完全相信,他还是让手下做好应战准备,随身携带的轻便短管火炮、迫击炮都在矮墙边严阵以待。
站在营中的了望台上,只见肤色黝黑、面庞枯瘦、服饰偏深的加兹尼人与肤色偏白、满面横肉、服饰偏浅的乌兹别克人在科哈特平原上正在酣战不休。
可以看得出,加兹尼人的战马普遍偏矮,多半是当地马与蒙古马的杂交,而乌兹别克人的战马普遍高大一些,肯定是引入了泽拉夫尚河汗血宝马的血统。
乌兹别克人有战马的优势,加兹尼人则是悍不畏死,双方一时谁也奈何不了对方,战事也一时半会儿不会结束。
哈拉奇的大营就在大战的正中央,与他们相隔的只有一道高约一米五的矮墙,哈拉奇的人数只有三千,交战双方的人数都是上万,大营孤悬于战场之中,犹如一艘漂泊在惊涛骇浪中的小舟,但双方都下意识地避开了大营。
这倒是一大奇景。
观战了半晌,哈拉奇有些意兴阑珊,便走下了了望台。
也是,都是在马上用冷兵器肉搏,刚开始时看的热血沸腾,看多了也就没什么意思了,反观特鲁琴以手枪为主的骑战看起来简单粗暴,实际上高效得多,那才是十八世纪骑战应有的。
半日后,外面的喊杀声逐渐平歇下来。
哈拉奇问道:“结束了?”
卫兵回道:“似乎并没有,但一开始是阿达尼军缓慢向东退却,伊纳勒并没有追,没多久他们也拔营而去,不过却是向北”
哈拉奇赶紧从地上坐了起来。
“难道是阿达尼得到了自己的拉瓦尔品第一带正在受到锡克人攻击的消息,便与伊纳勒达成了停战协议?由自己控制拉瓦尔品第,白沙瓦则让给伊纳勒?”
“有自己这支军队在侧,双方也不敢全力出手,对呀,我怎么一开始没有想到这一点?对于他们来说,我们是更大的敌人啊,他们,显然是默认了特鲁琴人占据科哈特的事实啊”
不过自己眼下该怎么办?无论去那个方向,都极有可能受到另外一方的攻击,自己在科哈特按兵不动倒是符合乞塔德的命令。
小主,
最终,他还是决定服从乞塔德的命令,就在科哈特驻扎下来。
......
哈拉奇这边厢按兵不动,不过还是将情况利用电报传给了图雷。
此时的图雷已经知晓拉贾辛格率领一万卡萨尔军攻入了拉瓦尔品第,便向东旁遮普的阿拉姆二世传达了再次进攻的建议,然后不理会他是否真的行动,将自己手下的三个旅全部调到了木尔坦。
他让杜尔迦的人镇守木尔坦,自己亲自率领三个旅攻向了拉合尔!
而让阿嘉纯一郎旅攻向拉瓦尔品第所在的博德瓦尔高原与印度河大平原之间的门迪伯哈乌丁!
阿达尼攻入印度河流域时,将临近高原的所有城市都攻下并毁掉了,只剩下门迪伯哈乌丁,如果能拿下该城,抑或围住该城,当拉贾辛格得知自己的大后方遭到特鲁琴人的攻击时,就不能全力回援,只能分兵攻打阿嘉纯一郎!
拉贾辛格显然不会将自己的所有人马都带到了拉瓦尔品第,他在拉合尔还留下了一万精锐卡萨尔,由他的亲弟弟哈拉辛格统领,得知特鲁琴人大举入侵的消息后除了派人向拉贾辛格通报,一方面加强了拉合尔的城防。
图雷三个旅行动非常快,三日就抵达了拉合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