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张老七毕竟是第一代汉人移民,资历深厚,虽然不像李二娃那样兴旺,但也是舍吉尼村的村长。
还有,他的亲生父亲显然是一个长相不错的人物,他虽然资质平平,但却生得高大英俊,据说李贺兰偷偷瞧过他,心中虽然对自己即将嫁给一个农夫有些不乐意,但张旺的长相还是让她有了些许动摇。
与以前一样,张老七家也分了三十亩田地,种了十五亩小麦、十亩黑麦,加上一些杂粮、蔬菜、亚麻等。
当然了,这二十年,除了张旺,张老七与阿赫又一气生下了三个儿女,开头都是女儿,第三个才是儿子,分别是张大妮、张二妮、张继祖,张老七大字不识一个,头两个女儿都是按照甘肃的习惯随便起的。
上学时才被老师改成现在的名字,唯一的儿子张继祖则是他自己挖空心思取的。
时下,张大妮十八岁、张二妮十六岁,张继祖是十四岁,两个女儿读书都不行,都在家里跟着务农,加上张旺,三十亩田地并不是什么大事。
倒是张老七最看重的张继祖似乎读书还不错,他可舍不得让他干农活,一直让他在家里歇着,并不时催促他温习功课。
再过几日就是中秋季了,按照约定,李二娃、富苏里夫妇会将女儿亲自送到这里来成婚,但无论是张老七还是张旺都十分忐忑。
“如果过了这几日他们还没来,那就是不成了”
朝鲁不仅担任着县警察局长,还是副县长,若是攀上这样的人家,张老七一家才有盼头啊。
实际上,作为村长,张老七每月也有政府给的补贴,除了三十亩上好的田地,还有二十亩树林,利沃夫附近密布着白桦、松树、橡树交织的森林,政府在分田地时一起分给了农户们。
张老七是第一代移民,多年的积蓄,以及响应迁徙得到的额外补贴,已经让他实际上是村里最富裕的农户了,除了田地、林地,他还有两匹马,两头骡子,一头奶牛,一辆大车,还养了十几只羊,三头猪。
这样的人家,若是放在他甘肃老家,那是地主家才有的呀。
何况,二十年的时间,早就让他积累下来不菲的钱财,一家人走出去也是畅畅亮亮的,在村里还是一等一的人家。
张老七六十岁了,有张旺、张大妮、张二妮三个壮劳力,他自然无须亲自干活了,不过他也闲不住,收获的粮食困扎好后,他负责赶着大车一车车送到家里,而他的妻子阿赫则在家里忙着。
二十年前那位年仅十六岁的被清军破了家的阿赫今年也才三十六岁。
与张老七不同,阿赫还是蒙古人的做派,做的饭食也是偏向蒙古人的做法,除了张老七教给她的摊大饼,蒸馍馍,做奶酪、煮奶茶也是她擅长的,当然了,她以前显然没有做过这些事,都是来到特鲁琴后向其他蒙古女人学的。
在厨房里忙乎时,阿赫也有些恍惚。
“牧仁会娶到苏日娜吗?”
苏日娜,李贺兰的蒙古名字,有这个名字的蒙古女子无一不是聪明伶俐之人,按照特鲁琴的习惯,李贺兰嫁到利沃夫后会在转到这里教书,还是“官府人”,虽然有些不敢相信,但阿赫还是强烈地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