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伟大时代之十三:新土尔扈特条约

时光荏苒,转眼就到了这年秋季。

新土尔扈特(基洛夫格勒)。

在这座极富象征意义的新城里,欧洲东部四大巨头:特鲁琴王国国王克烈特.撒赖.乞塔德、沙俄帝国沙皇保罗一世、普鲁士王国国王腓特烈二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约瑟夫二世齐聚一堂,最终签下了一份影响整个十八世纪世界形势的条约。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惊惧交加之下,可怜的彼得三世再次陷入了整日酗酒的怪圈,最后郁郁而终。

其子保罗一世,有人说他实际上是奥尔洛夫的儿子,在一众大臣的拥戴下登上了皇位,时下在帝国陆军元帅、彼得三世留下的几位辅政大臣之一的明尼希的劝说下勉强来到了这里。

而我们的乞塔德可算是磨人之王,先后熬死了伊丽莎白女皇,暗杀了叶卡捷琳娜准女皇,活活吓死了彼得三世,生生创造了一个奇迹。

而在乌曼省,特鲁琴的两个正规军、三万民兵将腓特烈的欧洲联军、苏沃洛夫的一个军团团围住,他们展开了好几次突围战,结果都铩羽而归,最终在损失了一半人马的情况下只得低下头来乞降。

而彼得三世只是在沃罗涅什短暂待了一段时间然后就逃到莫斯科去了,并死在了那里。

在库图佐夫的大力运筹,以及乞塔德暗中默许下,俄国人将其沃罗涅什、库尔斯克、别尔哥德罗、萨拉托夫、奥伦堡的民户全部迁徙到了北面各省。

这倒是与乞塔德计划中的边界线差不多。

想要守住乌克兰地区,就必须以上述各省作为缓冲。

当然了,他也不可能真正将俄国人逼到森林地带去,那样的话会适得其反。

非但如此,他还进行了让步。

在一张铺着雪白绸布的大圆桌上,无人依次而坐,四人面前摆着四本一模一样的文件,以及一支由特鲁琴发明、正在欧洲流行的钢笔,钢笔里早就灌满墨水了。

文件的封面是用硬纸板包裹天鹅绒制成,上面用汉文、俄文、德文写着同样的话。

“新土尔扈特条约”

谈判是冗长的,也是一早就确定好的,乞塔德也是笃定他们必定会签订的,之所以挣扎了这么久,无非是找回颜面罢了。

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约瑟夫二世能够前来签订,显然是因为乞塔德做出了让步,自从奥地利最精锐的劳东特兰西瓦尼亚军团全军覆没后,就可想而知特鲁琴人的疆域肯定会推到他们的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