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优素福.贾德的故事(上)

几百年了,欧洲人对于占据了他们圣地的奥斯曼人无可奈何,这就是错觉的源头。

虽然提高了对犹太人的警惕,但身居深宫的苏丹对于外面世界的真实情况是看不到的,传承到现在,苏丹们轻易不敢出宫,因为他们一上台就将他们的兄弟全部杀死了,虽然造成了皇权的牢不可破,但也造成了他们的过度内向性。

既然身居深宫不出,后宫的权斗显然异常精彩,太监、后妃、子女之间的权斗一点也不亚于东亚世界,或可胜之也说不定。

在这种情况下,世俗世界的大权实际上掌握在以大维齐尔、维齐尔、耶尼切里高级将领手里,对于这些人来说,身居高位,享受荣华富贵就需要世俗的衬托。

于是,伊斯坦布尔依旧繁华如昔。

靠着码头的城池自然是商业旺盛之地,酒馆、客栈、商铺鳞次栉比,想要在这里找到一座宅邸也不要太容易。

贾德的原名叫阿卜杜拉.贾德,现在却变成了优素福.贾德,而这家客栈以及与它连在一起的驻扎以前的主人就是叫优素福,于是,贾德也变成了这家客栈和住宅的主人。

一个破落贵族子弟,开着一家临港的客栈。

一切都看起来很寻常,很普通。

贾德还能以优素福的身份前往码头附近的大寺院进行礼拜,也没有人看破他的身份——贵族子弟实在太多了,寺院的人也更换的厉害,加上突厥人看起来都差不多,谁会理会这人到底是不是伊斯坦布尔人呢?

何况,按照伊教的规定,进了寺院的人都是安拉的信徒,何况是一个突厥人?

但在特鲁琴就不同了,他们采取了中国历朝历代施行的度牒制度,无论是你是什么信徒,都必须持证上岗,否则就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就算是还俗也需要经过礼部宗教司出具的文件才行。

加上民间严格的户籍、田亩制度,他们是这个世界上对自己的人口、财力摸得最清楚的国度。

贾德回来时还是夏日,这里的夏季干燥闷热,贾德进到自己的宅邸后便脱下了外套,从水井里拉起一个水桶后,从里面掏出一支冰镇啤酒喝了一大口后便舒适地躺了下来。

“优素福”在城里还有一处宅子,被贾德用来出租了,回到这里后他就打发他的“奴仆”彼得诺维奇(自有奥斯曼名字)出去收租,顺便沿途打听一下最新发生的事情。

而到了晚上,这里最大一家做烤肉的餐馆生意非常火爆,各色人等都会去那里吃饭、喝酒,虽然伊教对于信徒饮酒有所限制,苏丹也是这样想的,但处在世俗世界的维齐尔们不会这么想。

左拥右抱,在炎热的夏日喝着冰镇美酒,然后在自家的葡萄架下吟哦一首波斯语诗句,回到书房后又挥毫泼墨写下一句自己有感而发的诗句,然后等着管家将自己各处产业的收支情况报一报。

这才是大多数奥斯曼文官的生活。

也是破落贵族子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