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像他的弟弟阿沙莱,毕竟接受俄国人的洗礼时间不长,加上依恋母亲,很快就投靠了特鲁琴,但他不同,在其母在察里津以北游牧时,他已经是俄国人的准将了。
当然了,依着他的能力是不可能做到的,其中拉拢的成分自然居多。
而对于俄国人来说,想要在西迁的部落拉拢分化,光靠自己的人显然是不行的。
于是,纳扎诺夫、道迪比两人便隆重登场了。
这两人的长相看起来与此时的中玉兹哈萨克人并无二致,穿上一身哈萨克牧人的袍服后更是分辨不出来。
东西纵横五千里的哈萨克大草原,就算是乞塔德这种经过了精心布局的人也不可能将每一处发生的情况都摸清楚,还能第一时间反馈到他那里。
这是不现实的。
在钦察大比官的默许下,纳扎诺夫、道迪比两人终于见到了劳章扎布。
哈萨克人的模样,却是一口流利的蒙古话,还有着俄国人赐给的爵位和军职,这样的景象对于劳章扎布来说确实心里一动。
他虽然不像舍棱那样能够总览天下大事,但基本的局势还是清楚的。
他知道,一旦他留在巴尔喀什湖的行动成功,除了清国这个大敌,还有虎视眈眈的中玉兹,如果没有大山可靠,他们的下场不会比达瓦齐、阿睦尔撒纳更好。
放眼四周,也就是俄国人能够成为这座大山。
游牧部族,对于称帝的势力还是相当敬畏的,大清的叫皇帝,人家俄国也是沙皇,都叫皇不是?
何况,既然乞塔德的特鲁琴汗国向他们俯首称臣,可见是一个相当强大的帝国。
于是,他欣然秘密接见了这两人。
前面说过,舍棱、劳章扎布的祖先是和鄂尔勒克的叔父,算起来乞塔德还是他们的族叔,而纳扎诺夫、道迪比同样与他有血缘关系。
相见甚欢,这就是他们见面后的真实写照。
就在乞塔德下令歇息一日的那日,就是劳章扎布与青衮扎布、纳扎诺夫、道迪比四人相见的时候。
就在酒酣耳热之际,纳扎诺夫说出了俄国人的条件。
“塔拉、库尔干是沙俄帝国两处大草原,在上次杜尔伯特人内讧后,已经没有了首领人物,二位若是愿意的话,一个可以前往塔拉附近,一个则是库尔干附近”
“都封汗位,与乞塔德相同”
“这里远离特鲁琴汗国,又远离清人可能的侵袭,除了杜尔伯特人,那里还有从西比尔汗国南下的大量牧户以及吉尔吉斯人,以及百年前土尔扈特人西迁时留下的部落”
“同时,还都封为大公,塔拉大公、库尔干大公,统领托博尔河以北、额尔齐斯河以南的部众”
“如果愿意皈依东正教的话,还可从部下各抽调三千人加入俄军骑兵序列,都被封为少将,以及塔拉城、库尔干城督军”
条件不可谓不丰厚,这已经是俄国人能给的最大好处了,虽然俄国人希望乞塔德带一些民户回到欧洲,但在短时间带这么多人还是有些令人恐惧的。
俄国人的治理,向来奉行征服→收税→洗礼→设置城堡→设立政府直接管辖的城市的模式,像这样直接拿出少将和督军的职位几乎从未见过。
而且,他两人既然大营迁到西边,对于特鲁琴辖下的治理肯定也提前了解过,对于他们来说,获得爵位是不可能的,但做到旅长兼任市长则是极有可能的。
何况,还有担任大汗的诱人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