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眼下只是小批量使用,还不是因为周围强敌环伺,又时不我待啊。
必须要容忍一个阶段的浪费期和试验期,届时才敢放心大大方方拿出来使用。
“大汗”
对于蒸汽机这种东西,阿沙莱以前在圣彼得堡见过,不过就算在圣彼得堡这也是个稀罕物件儿。
眼下见到被俄国人称为边荒蛮夷的特鲁琴人也自己出产了蒸汽机,可想而知他的兴奋。
何况,他是前任大汗敦罗布旺布的儿子,乞塔德的堂弟,自从跟随母亲加入到特鲁琴后,从卡亚苏拉调到这里也算是得偿所愿。
“从拉甘港出发,抵达克拉苏港约莫五百里,蒸汽机动力开到最大,加上风帆全开,时速高达一百里,也就是说六七个小时也就到了”
“眼下是下午三点,晚上九点就可以抵达克拉苏港!”
“哦?”,这下乞塔德来兴趣了,他曾经带着亲卫队坐船往返过里海东西两岸多次,在顺风的情形下,最少需要十个小时才能到达。
而在需要戗风的情形下,有时候甚至需要十五个小时。
但他马上恢复了冷静。
“没有风帆的加持下呢?”
“与风帆的速度差不多,还低于顺风,大致是在顺风与戗风之间”
......
“隆隆......”
蒸汽船开动了,蒸汽船的还一个好处就是,只要蒸汽机提前发动了,就能随时出发,而全靠风帆动力的船只则需要等风,虽然也能利用尾舵的摆动缓慢驶离港口,但效率太低。
何况在没有风力的情况下就算你驶离了港口,也无法正常航行。
最关键的是停泊,在停靠时,风势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船长往往算好了风向、风势掐准时间停入港口的,效率之低简直令人发指。
故此,在此时的距离港口不远处往往会设立等待区,大致位于某个能够避风的港湾,等到风向、风势都合适时,港口的引水员才会驾着小船引导船只入港。
有了蒸汽机就不同了,虽然蒸汽机的效能实在太低,有效做功不大,但终究是可以在使用时间里自如地出发、航行、停靠。
冬日的里海北部,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减小,来自西伯利亚的北风却大了起来,此时就需要将风帆与船只的夹角设成一个合适的位置了。
利用侧风推动船只,中国古代在长江上航行的纵帆船早就会了,除非在少数激流险滩处需要利用纤夫拉纤,大部分时间都可利用顺风、两侧侧风航行。
当然了,想要在长江上通过之字形走路来戗风航行肯定是不行的,毕竟水面宽度有限。
站在甲板上,扶着船舷,一面看着水手们紧张有序地根据风向操控船帆,一面用望远镜眺望着大海,乞塔德心里还是掩饰不住的激动。
经过三年磨合后,他从陆军里抽调的一千人已经完全取代了从陀拔思单地区招募的波斯水手,眼下只有极少数被认为很有航海天赋的水手被继续留用,并加入到特鲁琴水军,其余人都被调遣到真正的商船上去了。
戴青,那位出自萨雷卡梅什人部落的贵族,由于之前有过在萨雷卡梅什湖上划船的经历,已经被乞塔德从部落里调到这里担任这艘船的舰长。
从一个牧户子弟一下变成海上的指挥官,这让戴青一开始也有些不适应。
但过了三年后,他终究是适应过来了,眼下正与阿沙莱一起陪着乞塔德在甲板上眺望。
里海上,冒出了一股股黑烟,在过去的一个月里,阿沙莱、戴青都是在晚上秘密试验的,眼下却是白天,肉眼可见,里海上开天辟地头一遭出现了阵阵伴随着轰鸣声的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