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让萨雷卡梅什人来盯住一侧的车臣人简直再好不过。
当然了,既然来到了这里,萨雷卡梅什人就会体验到与之前完全不一样的生活。
传统游牧部落,对于牧户的生活除了赋税、兵役、劳役基本上是不管的,贵族对他们的义务也就是有外敌入侵时设法保护他们,至于福利自然是没有的。
但在特鲁琴却不同。
当萨雷卡梅什人抵达后,虽然为他们以百户为单位划分了牧场,但在百夫长的居所周围依旧设置了定居点。
定居点里有能够为牧户以及牲畜看病的人,有储备的粮草,有小型集市,自然还有为他们种痘的人。
定居点不仅仅是百夫长所在的居所,还是牧民训练所、灾难救护所。
此时的俄国人为拉拢哈萨克人,还主动为他们的贵族发工资,并让他们的亲兵承担起市镇、村落消防员、灾难救治员的责任,实际上是慢慢在改变他们。
这样的好办法,乞塔德来拿用就是。
至于新来的农户,肯定是以一百户为单位建设村落,规制与牧户差不多。
还有三千户工匠,实际上,这已经是伏尔加河以南,高加索山以北最大的工匠聚集地了。
乞塔德现在手里有了几十万银币,按照现有的人员规模,就能在没有贸易的前提下满足三到五年的需要了。
工匠除了薪酬,每户根据人口还有五到十亩农地,这也是他们自己所想的,间接地也减少了乞塔德的负担。
乞塔德允许他们在自己家里开设小作坊,但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以前的一千五百户,乞塔德让一千户全身心放在制作军械上,另外五百户则制作日用器械,与小作坊的出产相比,质量又好,价格又便宜,每个村落都有商铺和集市,农户们根本没有动力向工匠们购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只有在货币极为缺乏时才会出现。
想到这里,乞塔德不禁有些后悔将从希瓦汗国弄来的所有金锭、银锭全部献给了喇什了。
在被他迁过来的工匠里,还有十几户专门为曼吉特人铸造金银币的,眼下只能先干点别的。
不过乞塔德也清楚得很,喇什是一个财迷,如果自己不将这些宝贝献给他,那么今后他对自己的戒心会更大。
而就是因为他是财迷,他才不会将这些金银锭拿出来用掉。
“终归还是我的”
乞塔德是这样安慰自己的。
在沙漠矿场、黄金矿场他还弄来了一些布哈拉匠人,可惜他现在并无金银矿能开采,只得暂时养着。
其实,最好的基地就是哈萨克小玉兹占据的阿克托必,那里煤、铁、铜、铅锡、金银矿都有,是一个天赐的宝地,可惜以他现在的实力是不可能拿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