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袁绍不怕冀北防线被打穿打透?
刘备一直深感奇怪
直到公孙续、张合、牵招等陆续说起的零星往事,才使得安东军诸参军凑齐一幅历史画卷
战国时期,各国以邻为壑,燕国沿易水、拒马河、呼沱河、古黄河北岸修高河堤,堤上筑墙,是为燕南长城。堤墙高十余米,宽近十米,每隔约百米设立狼烟墩台一个,以为哨所。约里许设城塞一个,以为中坚。堤墙之后,星罗棋布的分布着城墙高大的燕下都等城市。
水系、堤墙、烟墩、城塞、城市共同构成“燕南长城”防御体系
从战国到后汉末年,历经400余年沧桑,很多城市已经破弃,然而高大的夯土式河堤、墩台、城基……却大多依旧高耸如故
燕南赵北水系复杂
易水、巨马水之南,又有泒水,泒水之南又有呼沱河,其南又有漳水、黄河故道……战国时赵国亦大修河堤、城墙,以之层层设置防线,冀州大地上,多处可见高大的夯土县城,抑或是废弃县城后设在夯土台台上的乡里亭
袁绍因之循之,疏通整理河道,重建部分城塞墩台……层层设立冀北防线
公孙瓒、袁绍能够在燕南赵北相持近十年,实在是因为战国时期燕赵留存的防御体系,太过经久耐用,南北纵深又极深
七国历史,随着七国故去而焚书坑儒,散失消亡。
燕赵北方长城成为秦汉长城的一部分,镇守北疆,铭记史册!
而燕南赵北长城,余下的描述不过只言片语、口口相传
谁能想到这只言片语、口口相传的堤城,先是成为公孙瓒的战略防御线,现下也是袁绍、刘备的战略防御线
现下,轮到刘备与袁绍对峙,才发现这不只是结硬寨、打呆仗的问题
这些夯土,几百年后依旧硬如条石,却更加坚韧,箭矢刀剑矛戟皆不能深入,树都不长一颗,只有些稀疏的歪草点缀。投石机砸上几天,上面的砖木墙早就垮了,下面厚达数米的夯土墙基却依然如故
“经历秦汉四百年余年,袁绍还幻想着今人在古人墙下顿兵不前?”
刘备亲端坐旗舰上,哈哈大笑
兵者,诡道也!诡者,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变化莫测
五万雄兵,绕过袁绍的苦心经营的冀北防线,沿着黄河故道,自北向南水陆并进,突袭袁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