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的多将关东诸侯比作“义兵”,把董卓当做十恶不赦的罪人,魏、吴、蜀之诸史书都作如此记载,但在此时,大多数官员百姓的看法恰恰相反。
小主,
尤其在刘备取得初胜,卫兹等人之首级传入雒阳之际,官员们更是指责袁绍、袁术、张邈、曹操等人为叛逆。
与袁家曾经关系密切的蔡邕当庭咒骂袁绍、袁术为“国贼”。
太傅袁隗、太仆袁基声泪俱下检讨没做好家庭宗族教育、表示将毫不留情将袁绍、袁术踢出宗族。
“太无耻!”
“污蔑!”
“活生生的污蔑!”
太尉黄琬、司徒杨彪、司空荀爽纷纷表示绝对没有反对朝堂、关东檄文就是伪造。
华歆干脆做出歌功颂德的短篇。
就连何顒、韩说、陈纪等党人都免不了心怀惴惴,夹起尾巴做人,心理上明显动摇。曹操乃是关东诸侯中少数几个有大规模战争经验的将帅,他参加的最近一次大战还是近6周年之前的黄巾之乱。如今,连曹操都轻易失败,何顒并不看好缺乏大规模战争经验的袁绍、袁术,并不看好通过军事行动反对皇帝、反对辅政的外戚。
“都是实力演技派!”
听荀攸描述朝堂上以太傅、三公为首,争先恐后表态的官员,刘备不由哈哈的笑起来。
想起李鸿章的《入都》“一万年来谁着史,三千里外觅封侯”,书写中国古代万年历史者,多是‘觅封侯’官僚士人,历史是胜利者所书写,刘备要是输了,一样会被胜利者麾下的士人写成董卓一般贪淫暴虐。不,以袁绍、曹操与其之宿怨,定会犹有过之。
世家门阀掌握权力的魏晋南北朝,四百里年间,国家孱弱无力,外战外行,内战内行;百姓抛弃坟墓,背井离乡,生灵涂炭。让他们执起史笔,于国何益?
还是毛爷爷说得好,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而刘备就要做激发和组织人民的领袖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