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烧敖仓塞鸿沟断漕运

汉起 赤血萌萌 1372 字 4天前

刘备:“外戚、宦官乱政,只是表象。昔日王莽篡汉,实行井田法,故而流民四起。王莽其实看到了土地兼并对于国家的巨大伤害,因为豪门、乡绅往往藏匿土地和人口,导致国家赋税会越来越少。光武中兴,依靠的多是汉室宗亲和大宗族势力,而后光武皇帝对有功之臣,封赏颇为宽厚,封侯者众多,例如不其侯伏家,就有3600户食邑。

导致国家赋税减少,而后每一任皇帝亲政,便封赏外戚、宗亲和功臣为候,又进一步减少纳税土地面积。到了近几位皇帝,封无可封,赋税严重不足,这才有了杀上一任皇帝外戚,打击一批侯爵,以增加赋税。

从建武年间到中平年间,丁口增加数倍,然而赋税却不见增加。

此外,建武年间,大汉屡次对外用兵,对有功的军士,有大把大把的荒地可封赏。而现在司隶、豫州、冀州、兖州、青州等地,人口众多,土地不足。打起仗来根本无从封赏。

西北羌乱,又进一步破坏了西北的田地、贸易,损失难以计算。仅仅算国家花在平定羌乱的钱财,就有上百亿,使得国家财政几乎崩溃,更加重了各地百姓的负担。

便是平黄巾之役,还需皇帝、宦官、百官、公卿捐钱以为军资,方能招募大军。战胜之后,封赏又不足,孝灵帝这才命宦官向功臣索贿赂,不从者便去职或降职。”

刘备:“国用不足,故而有买官卖官,国用不足故而百官、外戚、宦官相互倾轧。

富者如袁氏,连田数县,家奴数万,贫困者无过冬之衣。又有富者放高利贷,贫困者抵押田产、房屋、妻儿。贫困者多是陷入困境才借高利贷,自然难以还上。

故富者越富,贫者越贫。这些世家豪族自身富得流油,却诟病孝灵皇帝积累私财,皇帝又怎愿‘原禁’‘散财’?用他们又岂是‘用良’?

黄巾之乱前,内陆连续二三年大旱、暴雨。去年青徐黄巾复起,之前沿海地区暴风海啸,吞噬盐化土地,加上气候异常寒冷,以前能够一年种植1季半粮食的青州,这两年只能种植出一半。贫困者本来就没什么粮食积蓄,遇到大旱、暴雨、飓风、海啸,便只有结队起来,到乡绅豪族家吃大户。

豪族乡绅,善良仁慈的开粥场,有的干脆让家丁赶走流民。于是斗争愈演愈烈,最后有心之人组织流民,趁乱起事。以至于爆发了波及中原8州的黄巾之乱,波及北方6州的黄巾、黑山、白波、乌桓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