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高了,自然而然的,税收,就要提高,直接将大量的粮食交了上去。
尤其是,在下面的乡村之中,因为没有规划,敞开肚子吃饭,基本上吃的都是很开心的!
然而粮食这个东西,它不是草,不能说春天来了,就长出来了,春天,自古以来,就是最难熬的季节。
青黄不接!说的就是这会儿。
随着60年开始,中原地区,开始出现干旱情况,局部地区,更是颗粒无收,直接加剧了这灾荒的延续!
而后世统计的时候,估计也就是东北,在这个时代,算是最幸福的,因为东北的土地肥沃,人口稀少!
安徽,川蜀,中原等地,造成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而学校,在这时候,并不属于重体力劳动,老师每个月的粮食,更是少的可怜!
像是贾东旭这样的工人,每个月的粮食配额是32斤,而到了老师这里,也就是20多斤。
尤其是,60年开始,每个人,缩减了4斤粮食的配额,这对老师来说,就非常艰难了!
20斤,有些人,是养活一家子的一家之主,就像是阎埠贵,结果一个月就20来斤粮食。
都不够他自己吃的,怎么养活别人呢?
这种情况下,很多老师,学生,都不去学校了,为了能够省点儿粮食,都在家里,宁愿在家里躺着,也不去上课。
这样能够省下来点儿吃的。
学校也管不了,毕竟学校也变不出来粮食,也不能把人逼死不是!
等到阎解旷进入教室,发现教室里,原本40多个桌子,只有20来个学生的时候,他也是有些惊疑的。
原来,这会儿是可以不来上学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