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顿时来了兴致,纷纷期待着上黎郡主的题目。

上黎郡主轻声道:“题目是‘论《诗经》‘关雎’之义’,希望大家能各抒己见。”

宋隋珠心中一动,这题目看似平淡,实则蕴含深意。

她迅速在心中组织语言,只见众女子各显神通,或埋头疾书,或凝神沉思。

各人发言,解读各异,有人认为“关雎”是歌颂爱情的诗篇,有人认为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忽然,一阵细碎的脚步声传来,一位青衫女子缓缓走出人群。

她身着淡青色长裙,发丝如云,目光坚定,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她轻声道:“雎鸠非雌雄,实为同类相守。”

话音刚落,四周顿时安静下来,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她。

宋隋珠心中一凛,这位女子的话仿佛一石激起千层浪,直指女子亦可独立的深意。

她不禁暗自赞叹:“雎鸠非雌雄,实为同类相守。这女子果然不俗,竟有如此见解。”

刚有一女子附和:“不错,雎鸠雌雄合鸣,实为忠贞之象征,女子若能自立,亦可成就一番事业。”

“然,女子亦可如男子一般,驰骋疆场,治国理政,何为不可?”另一位女子接道。

宋隋珠见状,微微一笑,缓缓起身,走上前去。

她清了清嗓子,声音沉稳而坚定:“诸位所言极是,雎鸠虽为同类相守,但其本质在于忠诚与坚韧。女子亦可如雎鸠一般,不依附于他人,自主独立,成就一番事业。《诗经》有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淑女之所以为淑女,不仅在于其容颜,更在于其内心。若女子能自立自强,何惧世道险恶?”

一席话落下,众女子纷纷点头称是。

那青衫女子的目光与宋隋珠相对,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对方的坚定与智慧。

“这位是……”宋隋珠忍不住开口问道。

“在下姓沈,单名一个‘宁’字。”那女子答道。

沈宁,宋隋珠默默地记住了这个名字。

只是她看自己的眼神却是格外熟悉,似乎之前认识。

走出临平书院时,宋隋珠坐上献王府的马车,上黎问道:“今日可有收获?”

“书院众女子各有所长,倒是颇有才学,而且见识不俗,并不限于后宅琐事,而是也有一番人生理念。”

“正是如此,今后你也可与这些人多多结交。”上黎说道。

“多谢郡主。”宋隋珠报以感激。

她仍记得从她在流火案出头时,便走上了孤臣之路,而今,上黎却想让她多一些朋友,让自己这条官场之路不再孤单。

她也有些好奇,上黎帮她的原因。

“父王既然看重你,我自然也不例外。”上黎似是猜中了她心中所想做了解释。

宋隋珠垂下眼帘,只有早点弄清自己身世的真相才能明白一切缘由吧。

只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诏令,此次送亲大皇子亲自领队,与乌什签订盟约,宋知舟宋隋珠亲自护送宋希珠前往,还有……陆砚修为和亲副使。

宋隋珠怎么也没想到这一局会有这般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