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微妙的紧张气氛,像拉紧的弓弦,一触即发。
宋隋珠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漩涡之中,被一股无形的力量裹挟着,无法挣脱。
太子起身,走到宋隋珠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她,语气冰冷,“宋姑娘,你可知,阿砚是本宫最倚重的人。”
一贯亲和的太子殿下此刻如寒冰地窖,他冷冷地盯着她,“你若敢辜负他,本宫绝不轻饶。”
宋隋珠咬紧嘴唇,没有说话。
“殿下可知‘兰因絮果’?”陆砚修忽而开口,“若她倦了,也是臣无力护她,臣自当焚尽三千里聘书作引路灯,愿她一世安好。”
“你!”太子似是气愤,却又无奈。
“罢了,今日就到这吧。”太子松开手,转身回到榻上,拿起书,不再理会他们。
陆砚修看了宋隋珠一眼,微微一笑,遂对着太子,语气平静,“殿下,臣告退。”
太子没有抬头,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
走到门口,陆砚修突然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太子,却是什么也未说。
陆砚修拉着宋隋珠的手,走出了太子府。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陆砚修和宋隋珠并肩走在街道上,周围喧闹的人群仿佛与他们隔绝,形成一个独立的世界。
“你……”宋隋珠刚开口,就被陆砚修打断。
“回去吧,”陆砚修停下脚步,看着她,“过几日我自会请父亲登门。”
宋隋珠看着他,欲言又止。终究,还是按耐不住,“太子殿下似乎并不赞同此事,你怎么让他同意的?而且,你我婚事不需要先同你父亲讲明吗?”
“我自小便跟随太子,太子于我亦兄亦父,至于陆家那边,你不用太过在意。”陆砚修解释道。
昏黄的灯笼光晕在他脸上投下柔和的光,却掩不住眼底深处那抹不易察觉的冷峻。
街道两旁小贩的叫卖声,孩童嬉闹声,马车轱辘碾过青石板的咯吱声,这一切喧嚣都被抛在身后,仿佛天地间只剩下他们两人,静静地走着,却各自心事重重。
二人行走在夜色中,于万家灯火中静默前行。
晚风乍起,不知扰了谁的心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