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周文远,一身青色官袍,缓步走上高台。
他清了清嗓子,“诸位才子佳人,”
“今日诗会,主题为‘明月’。”
台下众人议论纷纷。
“倒是寻常题目,看来今天的诗会要比往日的简单不少啊”,台下一老人捋着胡子说道。
“非也,非也,越是简单的题目,创新起来才难呐”
王康没有理会台下的议论,脸上全是自信的神情,走到一旁,便提笔写下:
“月华如水浸寒塘,风动桂枝香满堂。
莫道夜深人寂寥,清光万里照家乡。”
他写完之后,将诗作递给旁边的书童,朗声说道:“我作好了,烦请呈给知府大人。”
书童接过诗作,快步走到高台之上,将诗作呈给周文远。
周文远展开诗作,细细品读一番,脸上露出一丝赞赏之色。
“好诗!好诗啊!”
他高声赞叹道,“王公子这首诗,意境深远,格调高雅,实乃佳作!”
台下众人闻言,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没想到王康竟然能做出如此佳作,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是啊,看来我们都小看他了。”
“这首诗,足以让他在滁州诗坛扬名立万了!”
王康听着众人的议论,脸上露出一丝得意。
他斜睨了萧明一眼,“明月?这主题倒是常见。”
苏婉君见王康如此快速就答完了题目,略一思索,也提笔写道:
“秋风瑟瑟夜微凉,月上柳梢映寒塘。
桂子飘香清露重,一轮明月照华堂。”
苏婉君写完之后,她将诗作递给丫鬟,吩咐道:“将我的诗作呈给知府大人。”
丫鬟接过诗作,款款走到高台之上,将诗作呈给周文远。
周文远接过诗作,仔细品读一番,脸上露出惊喜之色。
“妙!妙哉!”他高声赞叹道,““苏小姐这首诗,清丽雅致,颇有闺阁之气,又蕴含着几分豪迈之情,实乃佳作!”
“前些时日听闻苏伯父身体抱恙,不知近来可有所好转?”